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做刘禅 > 第559章 消极避战

第559章 消极避战(1 / 2)

此时的东线战场,各个将领都在关中一线,几个依令退回的将领也在路上,至少需要二十日才能赶回。因此,不可能等到他们回来镇守各城。

汉中城、汉城、乐城和阳平关,这四处皆是重地,刘璿考虑了两天,仍旧没有合适的大将镇守。

“太子,阳平关至关重要,末将可前往镇守,定保稳如泰山;末将以为,汉中城可由太守胡济镇守,再由蒋斌、陈济二将分守汉城和乐城,应该可以万无一失。”

“太医令已经看过了,诸葛将军不宜过度辛劳,还需静心休养,不适合去往阳平关镇守。”刘璿说罢,凑近诸葛瑾耳边,低声说道:“父皇特意交待过:汉中太守胡济,虽有领兵经验和资历,却不堪大用,不能委以重任。”

“太子,末将之病没有大碍,若太子不放心,可由犬子诸葛融与末将一同镇守;犬子谋略欠佳,但忠心不二,有末将从旁协助,相信绝无差池;至于胡济……唉……”

“诸葛将军,你不必太过担心,我已有人选!”

“哦?”诸葛瑾好奇地问道:“汉中再无将领可用,不知……太子有意启用何人?”

“报……太子,诸葛将军:诸葛攀、诸葛绰返回复命,二人正在帐外侯见!”

“诸葛将军,这不就来了嘛,就是他俩!”刘璿呵呵笑道:“速请二人入帐!”

“太子!这两人从无领兵经验,如何能当大任?还请太子慎重而行!”

“诸葛将军,这二人确实没有领兵经验。不过,诸葛攀以微弱之兵击退魏军三次进攻,我军中能与之匹敌者,恐怕不足十人;诸葛绰刚胆勇猛,遇敌则先,身处绝地仍然死战不退,可担大任!”

刘璿如此看重二人,身为祖父的诸葛瑾却连番推辞。二将入帐后,刘璿详细询问了他们御敌的经过,一旁的钟会和诸葛瞻也赞成启用二人,悄悄地给出了认可的信号。

“二位将军勇猛刚胆,有勇有谋,本太子决定:任命诸葛攀为翊武将军,任命诸葛绰为勇武将军,等同于我大汉的“四平”将军;来人,即刻向父皇上表,请父皇正式下诏册封!”

二人赶紧谢恩,诸葛瑾的脸上却有喜有忧:两个孙子能得到太子的赏识,能正式封为将军,这既是对二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诸葛一家的肯定!

“诸葛将军!”刘璿对诸葛瑾说道:“由蒋斌引兵两千镇守乐城;由陈济引兵两千镇守汉城,由诸葛攀、诸葛绰二将,引兵四千镇守阳平关;汉中就由诸葛将军,以及诸葛绰和本太子引兵两千坐阵,定能万无一失。”

“既然太子已有决断,想必众将皆无异意。”

诸葛瑾说罢,按刘璿之意传下军令,要求各将紧急备战,死守不出。

……

大散关。

几天前,诸葛恪要求全军退兵之时,朱然和施绩一直反对,奈何诸葛恪态度坚决,二人只好依令而行,并主动留下镇守大散关。

收到汉中的飞鸽传书,朱然阅后大喜:“来人,速速追上诸葛将军,将此信亲手交给他!”

看着一脸不解的施绩,朱然解释道:“太子已经领着援兵赶到汉中,令诸葛将军重返关中!”

“父亲,我大军南退已有六日,我在泾河与丰水的守军孤立无援,至今也无消息传回。我要不要引一军……”

“暂时不必!”朱然正色说道:“我大军在关中,疏忽子口的防御是个大错,全军撤回汉中是错上加错!今,我奉命镇守大散关,若分兵出击导致散关失守,恐怕大将军前来,也无力回天了!”

朱然的担心不无道理:诸葛恪只在大散关留驻了五千兵马,若此处被攻陷,魏军就能深入陈仓道。道中山路崎岖,光是栈道就有一百多里,若魏军烧毁部分栈道并据险而守,汉军再难沿着此道兵出关中。

若真是这样,汉军只能全部折回汉中,沿着傥骆道或褒斜道而出;就算魏军没在褒斜道和傥骆道设防,这也会浪费将近两个月时间。

“报……”

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城门打开一条缝,信使入城后立刻合拢。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