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文茫然摇头:“我不是这么教他的。”
李书文敢保证,自己绝没这么教苏乙。
传统武术用劲讲求的是内外三合。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肩与胯合,肋与膝合,手与足合为外三合。
练枪尤是如此,练的就是个整劲,每一枪刺出,必是全身发力。
但台上的苏乙却并非如此,宗师们自然看得明白,苏乙主要是手臂在发力,根本不是用整劲在抖大杆子。
这跟传统武学的理论完全是南辕北辙,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悖。
若是有老师傅见新学者这么抖大杆子,绝对会打骂喝止,立刻纠正,因为按照传统武学的理论,这么练不但练不出枪来,还会把人的胳膊练废。
李书文也是如此,他要是看见苏乙这么练枪,绝对不会允许的。
但偏偏,台上的苏乙就是这么练了,而且这大杆子愣是抖出了人器合一的气势,抖出了几十年的火候。
但宗师们到底是有眼力的,看着看着,宗师们看出了几分名堂。
“他这是以拳法驭枪!”李书文指着台上的苏乙道,“这是拳法,根本不是枪法!”
他这一说,众人也恍然了。
其实在台下,还有一人早就看出了苏乙这抖大杆子的名堂,就是陈识。
苏乙最后的决赛,陈识怎能不到场?
他是被赵国卉推过来的,走了钱进的后门,给他安排了一个绝佳的位置。
他一眼就看出,苏乙抖大杆子使的是咏春听桥的功夫,而且其中还杂糅了西洋拳法自由组合的义理。
陈识简直惊为天人!
咏春听桥的功夫,不练个几十年根本练不出来,苏乙怎么可能会使出来?
而且更让他惊喜的是,他发现咏春听桥这种精致的武功和粗放的抖大杆子结合在一起,竟格外契合!
这是因为大杆子练到极致,也需要以枪尖来感应劲道,然后抖动手腕,瞬间作出反应。
枪法练到极致,其实玩的也是微操。
不单是枪法,任何武功练到最高神的地步,都是要“化境入微”。
所以在原版剧情中,宫宝森让叶问掰开一块饼来考验他。
咏春听桥的功夫和抖大杆子的最高境界几乎是相同的武学理念,这一点是在李书文毫无保留传授给苏乙武功的时候,苏乙发现的。
然后他在教学空间里,尝试着将两者相结合,他竟发现以李书文传授的抖大杆子的方法来练咏春听桥的功夫,竟能另辟蹊径,以一种简易的方式速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影帝的诸天轮回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影帝的诸天轮回泽雨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