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长安城郊孙杨的住处,来了不少人。
这里居住的人大都不是一些富人,但是也没有穷到哪里去,一个个探头看着孙杨家里的动静。
有些邻居跟孙家有些交往的,也会来两个人帮帮忙,顺道吃个饭什么的。
嘴里,大家都说着老爷子如何如何,转过身,生活该是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年轻人跪在灵堂前面,有人在劝慰他。
跪七日,谁能受得了?只怕腿都得跪废了。
但是年轻人不听劝,看着身边劝慰自己的中年男人,他微微叹了口气,“刘大人…”
“虽然老爷子不在了,但是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还是像往日一样,叫我刘叔吧。”中年人叹了口气,“老爷子已经走了,这是事实,生活啊,得向前看,你日后打算做些什么,我要是帮得上忙,尽力帮一把便是。”
“我…我什么都不会。”年轻人咬紧了下唇,抬头看向了中年人,“刘叔,你能帮我吧,随便给我弄个地方安置就好了,洗衣做饭什么的,我都可以学。”
可以学,那就是不会。
中年人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他看出来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并不像他嘴里说的那样不堪,估摸着是想要一个闲职,而且不用在朝堂上挂钩。
死来想去,中年人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你当真什么都不会,读书识字什么的都会吧。”
“那是自然,爷爷自小教我得勤。”年轻人点着头。
中年人顿时笑了,“这样吧,你去库房看门怎么样,平日里也不用做什么,只要会识字就好了,这我可得告诉你,这个位置一直都是给咱们那边那些远亲的,也是说你是杨公的孙子…”
年轻人笑着点了点头,“多谢刘叔收容。”
两人对视笑了笑,好像一对好叔侄一般。
这个刘叔也不是别人,兵部侍郎。
孙杨是兵部尚书,总管兵部,下面有两个侍郎,当初,正是因为两个侍郎打得不可开交,整个兵部都差点瘫痪了,出于无奈,李渊将孙杨派了过去。
果不其然,孙杨一到,从中协调,至少看上去好多了。
一直到后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见孙杨做得还不错,索性就维持了兵部的原状,而事实上,兵部内部的斗争一直都存在。
孙杨年迈,迟早是要退的,他一退,那么两个侍郎也只能上位一个,彼此之间的你争我斗非常的明显。
中年人也是想着,借此机会交好那些亲近孙杨的下面的人,等到上位之后,年轻人的死活他可顾不上。
念头定下,但是中年人却没有任何的表现出来,脸上始终笑吟吟的。
两人看起来非常的熟络,甚至手挽手一起走了出去。
走到了门口,这个时候外面跑来了一大群人,为首的,是一个太监。
“孙杨大人与世长辞,陛下特地送来挽联一副。”
小太监说完,所有人都朝着门口的方向跪了下去。
此时小太监才不紧不慢的摊开手里的白纸,用尖锐的嗓音读着白纸上面的字。
“隔岁闲游过饭家风留断语
老谋坐废如山世难照孱魂”
“草民替祖父叩谢圣恩!”年轻人跪着上前,接过了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