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人间百戰 > 第102章 契丹遗落之战之前情往事2

第102章 契丹遗落之战之前情往事2(1 / 2)

11.1.3萧氏太后

这一回说到,宫闱内萧氏女豪横,草原上巾帼身称强。

AD925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服渤海国,攻下国都扶余城,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这渤海国是在东北亚霸主高句丽被灭之后,东胡的另一支靺鞨人建立的东北亚大国,事实上渤海国的民族自立意识非常强烈,一直到大辽灭亡,渤海国人士还在搞事呢。与属于鲜卑大系的契丹关系不大,与女真人倒是同一个祖先。)消灭渤海国标志着大辽独占草原与东北,从葱岭到大洋,从茫茫草原到密密森林,都涵盖在大辽的旗帜下了,下一步就是面临中原了。而以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则可能是一个败笔,阿保机的后宫也不太平,长子耶律倍倾向汉化,与次子耶律德光倾向保持草原野性,双方都有一票追随者,争斗得非常厉害,现在为了保持东丹国的安定,不惜派出太子。而太子一旦离了中枢,这继承人的争夺就失衡了。

打平渤海国,是阿保机最后的辉煌,然后他就死了。然后似乎宿命的,大辽从开国起,就开始了动荡。当时的开国皇后叫述律平,其喜欢二儿子耶律德光而不喜耶律倍,于是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在经过翻云覆雨后,耶律倍南逃,耶律德光这个赳赳武夫登上了皇位,从此开启了南侵的基本国策!

大辽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现象,就是皇族都是姓耶律,这个没什么奇怪的,但后族都姓萧,这个就能奇怪了,难道女人只从一族里找?非也,因为大辽规定,将乙室氏、拔里氏和述律氏归为萧姓,并规定皇后只能出于萧氏。(这也就从源头上解释了为什么大辽有那么多的萧太后、萧皇后,因为人家本来就规定,后族为萧。这是一个射完箭,再在着箭处画靶心的问题。)乙室氏、拔里氏属于契丹二审密,原与契丹部婚配;述律氏出自回纥,始于述律平;后来又添加了奚族萧氏。基本上这箫姓女人的来源是相当丰富的,根本不用考虑找女人不好找。(据说阿保机崇拜汉朝刘邦,自认姓刘,认为萧何最配刘邦,所以定下了这等规矩,将自己部落所选女人归为萧姓。这萧姓本来在文化中就温润如玉,有风雅知性意味,比如隋炀帝之后萧美娘,谁得了不喜欢?据说曾经流落草原嫁与吉利可汗,大致契丹先辈看过萧姓女子的风采,从此念念不忘吧。大概只有辽世宗找了个姓甄氏汉女,这也是有古风的,作为世子打仗赢了、冲进华北抢女人嘛。)

所以说,大辽第一任皇太后其实就是姓萧,也就是萧太后。这离我们著名萧太后萧燕燕还很远。但这第一位萧太后的阴狠毒辣,一点不输于萧燕燕。述律平被尊为“地皇后”,小名叫做月里朵。史称“勇决多权变,,阿保机行兵御众,述律后常预其谋。”有一次,阿保机带兵去攻打党项部落,结果室韦的两个分支前来偷袭阿保机的大本营,许多人都害怕的不得了,打算逃跑,这时候述律平站了出来,积极组织大家迎战,奋勇当前,并且设置伏兵,终于打退了敌人。阿保机知道后,高兴的不得了,自认为得到了贤妻。之后阿保机野心越来越大,南征北战,一统草原,杀其它七部首长夷离堇,三次平定诸弟叛乱,终于废掉可汗制度,称帝自立。

阿保机AD926年攻灭渤海国后死后,太后称制总摄军国重事。她想立自己的二儿子耶律德光,但是朝中的大臣很多都支持太子耶律倍,于是她就利用阿保机下葬的日子,将不服自己的大臣叫来说:“你们和先帝关系都很好,他走了,在下面寂寞,你们去伺候他吧!”于是杀了几百人。(百官授首,公卿曝骨,有河阴之变感,只不过当初河阴杀群臣是为了对付太后,现在在陵前则是太后在杀群臣。)

蛮夷大臣大抵是无知的,太后叫死就死呗,何况陪侍先帝也是个大名目;汉人大臣大抵是狡黠的,有个叫赵思温的就不肯去见先帝,太后大怒:“你与先帝如此亲近,怎么不肯去呢?”赵坦然答:“要说和先帝的关系亲近,谁都比不上皇后您啊!您先行,我就跟进。”此话一出,众人大惊,这可是让太后下不了台的话啊!赵思温估计是想临死前看看太后发窘的样子,死前心里偷着爽一把。谁知道太后的应对却惊呆了所有人!只见她拔出腰刀,“喀嚓”一声就把自己的一只手砍了下来,说:“现在皇帝年幼,还有许多大事未了,我暂时不能陪着先帝而去,那就让这只手先去吧!” 这也是个狠人呐。不过您既然找借口不去,那么恕赵某也得理不去了。殉葬乃止。

这赵思温可是个妙人儿,一生投降无数次,还降外虏辽邦,最后竞得善终,可见恶人有恶报是信不得的。所说他差点得恶报,还不是靠自己的急智捞回来了?太后中意的儿子终于也登上了皇位,否则那么多人还白杀了?

当时中原已是五代时节,AD936年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发兵攻打后唐。辽太宗耶律德光遂亲率五万骑兵,因着带路党南下(石敬瑭咯),于晋阳、洛阳等地击败后唐军队,最后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石敬瑭得以建国后晋。契丹国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燕云十六州事件后世争论得很厉害,据说影响了之后中华四百年国运。中原藩篱尽失,长城不在境内,胡骑可一鼓而下。另一个说法是,中原牧马之地尽失,所以在与胡骑的争锋中,占尽下风!这说法似是而非,事实上,长城从来不是阻拦胡骑的关隘,而是连绵不绝的商业抑制;宋朝的伸臂弩、大斧对付胡骑也挺好使的。相比于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我以为耶律德光的入中原事件对后世影响更大,之前所有胡族,进入中原后,都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心态,对天朝上国采用仰望视角,虽然无恶不作,但是以破坏者自居,过后自觉不自觉地都像中华体系归化。而自辽入中原起,有了草原文化为主的想法,阿尔泰文明开始以平视甚至俯视的心态来面对中华文明,以影响中华文明而不是被中华文明所影响的姿态行事。这种变化,被后世一代又一代阿尔泰英雄所继承,从此以草原文化称霸中原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追求!)

石敬瑭死后AD944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他不愿如此卑微地向契丹臣服,上表称孙不称臣。辽太宗趁机率军南下,意图一统中国,汉人带路党无数。(比如第一次南下有赵延寿,系原后唐忠武、宣武节度使,后唐灭后一直俘居北国;第二次南下直接后晋领兵大将杜重威投降,系后晋潞州节度使、同平章事。)AD947年正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东京开封府,后晋亡,契丹国占领大部分的中原地区。二月,辽太宗在开封改国号为大辽,辽朝正式在中国成立。虽然辽太宗有意长久经营中国的意图,然而其仍试图以草原思维治中原,终招来所有人的反抗。(当时前朝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已起兵。同时本来捧屁的带路党们本来想改造出一个契丹籍的汉制皇帝的想法落了空,纷纷撂挑子了。对中原大族来说,谁当皇帝无所谓,改衣冠不行,亡国可,亡天下不行,满清入关带路党无数,剃发易服就全反了。套用一句现代的话,保卫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受改变!)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退出中原,最后死在河北杀胡林。(杀胡林遂与断密涧、落凤坡并称。世子耶律阮抢甄氏事件也发生在打进后晋皇宫之时,真是好眼熟。。。五官中郎将说你呐。)耶律德光猝死没有指定接班人,其子尚幼,手下王公贵族被地皇后杀怕了,赶紧拥立随军的耶律倍儿子耶律阮为辽世宗。(后来赵二帝光义兵败驴车漂移,怕的就是军中的赵大儿子赵德昭学样吧。当然他就是败在大辽手下,触景生情罢。)

最新小说: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