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人间百戰 > 第121章 金宋之战之东京崩后1

第121章 金宋之战之东京崩后1(1 / 2)

27.3.1题记

本篇叙金入寇中原。凡二战:

名称康王之战,时间AD1126,地点中原,对阵金军完颜宗翰对赵构军。

名称东京之战,时间AD1127,地点汴梁,对阵金军完颜宗翰对宗泽军。

27.3.2高宗泥马

这一回说到,崔府君泥马渡康王,宗留守大义扶社稷。

泥马的神话在宋代可出现了不止一次。赵匡胤有骑泥马的传说,赵构有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虽说不能确认是同一匹泥马,但泥马作为同一个文化意象是可以一并探究的。

却说九王爷赵构入金营为质,被困金营,那日使诈得脱,金兵在后面死命追赶,康王单骑躲避,行路困乏,因憩于崔府君庙,不觉困倦,依阶脚假寐。少时,忽有人喝云:“速起上马,追兵将至矣!”康王曰:“无马,奈何?”其人曰:“已备马矣,幸大王疾速加鞭!”康王豁然环顾.果有匹马立于旁。将身一跳上马,一昼夜行七百里。期间或涉大江。但见马僵立不进,下视之,则崔府君泥马也。这在“说岳”里面也有。这个传说有多个版本,渡得是那一条江河也众说纷纭。反正九王爷在金兵南下的战乱中在中原大地绕过大圈子,在哪儿都是可能的,唯一可以确立的是,各地人民对康王殿下骑泥马是喜闻乐见的、对拿康王殿下开涮是一致的。那日我偶去江北古城泰兴,于城外西郊一处叫宝塔湾的地方,见一座新丛林正在落成,放生池前的石牌楼上,上书四个金字“庆云禅寺”。观其建筑,仿唐宋旧制而非明清的繁奢,当地山野父老,正在里外相传着泥马渡康王的故事,说宝刹曾是宋朝旧址,当时康王逃难曾于此,牵走堂前泥马南渡而登大位,遂享令名。后丛林渐毁,近年有当地大老板襄资重建云云。。。

当然,从文化意象角度讲,这两匹泥马实际上就是同一匹。即南北宋的开国皇帝,都被全国人民泥马了,真是有够衰的。大宋皇帝对全国人民怎么样,目前有不少很对立的说法。甚至同一件事可以被同时作为完全两个对立论断的论据。比如大宋朝曾经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这个是创了封建王朝的历史新高的,于是贬之者自然认为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但赞之者同样可以以宋朝统治者相对对民间的监控宽松,没有什么锦衣卫、血滴子横行,所以民间行大逆之事相对方便。它把心思都用在防兵变了,故而民变相对多,也说得过去。同理,这一片民间对两代开国之主大骂泥马,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全国人民对宋朝封建统治者的不满,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宋代言论活跃的证据。这是当时本朝就有的言论。你可以想象一下其他朝代拿天子开玩笑,大不敬、指斥乘舆、大逆不道、恶攻、现反。。。各种文字狱,问你怕不怕!

虽说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宋高宗的泥马,但这种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哪怕牵强附会总也有个来历吧?我们试图抓住一个细节,各种泥马的版本,几乎没有早于《靖炎两朝见闻录》的,这个几乎是时人记时事了。此书出自南宋,几可定论。《大宋宣和遗事》也有类似记载。它是怎么说的呢?“康王单骑躲避,行路困乏,因憩于崔府君庙,不觉困倦,依阶脚假寐。少时,忽有人喝云:’速起上马,追兵将至矣!’康王曰:’无马,奈何?’其人曰:’已备马矣,幸大王疾速加鞭!’康王豁然环顾.果有匹马立于旁。将身一跳上马,一昼夜行七百里。但见马僵立不进,下视之,则崔府君泥马也。”

初虏人讲和,要一亲王为质,上召诸王:“谁可为朕一行?”康王越次而进,请行。康王英明神武,有艺祖之风,将行,密奏曰:“朝廷若有便宜,勿以一亲王为念。”既行,副使张邦昌垂涕,康王慨然曰:“此男子事,相公不可如此。”邦昌惭止。见《三朝北盟会编》。上为康王再使虏,欲就鞍时,二后洎宫人送至厅前。有小婢招儿见四金甲人,状貌雄伟,如执弓剑拥卫上体。婢指示,众虽不见,然莫不畏肃。后即悟曰:“我事四圣香火甚虔,必其阴助。”见《挥麈后录》。

康王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三矢俱中,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此,留之无益,遣还,换真太子来。高宗得逸,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霜蹄雾鬣翘立,跃马南驰。既渡河,马不复动,视之则泥马也。见《南渡录》。

最新小说: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