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人间百戰 > 第159章 蒙古战争之兄争弟斗2

第159章 蒙古战争之兄争弟斗2(1 / 1)

80.2.3兄争弟斗

这一回说到,下江南大汗陨落,返漠北元帝运筹。

兄弟相残是蒙古常态,从窝阔台大汗阴死拖雷大监国开始,历代相承、概莫能外。蒙哥当位之时,大蒙古帝国发展到了最强盛的地步。蒙哥拼命集权,拓展拖雷系,打压窝阔台系与察合台系,但术赤系的拔都是自己恩人,不好处理,所幸拔都也及时死了,于是蒙哥的权势达到了蒙古帝国的巅峰。(因为其后蒙古帝国分裂,也没什么蒙古帝国了。)AD1253年,蒙哥在斡难河边召开忽里台,再次出兵西征,并把西征的领导权交给其弟旭烈兀。(这一次,一把干到地中海,大战穆斯林,屠灭巴格达,建立伊尔汗国,牛逼!)

此前AD1251年,蒙哥大汗将已占领的中原交给另一个亲弟弟忽必烈,以河南为忽必烈封地。(一朝合汗一超臣嘛。成吉思汗是将中原交给了中国国王木华黎,窝阔台则交给东道诸王塔察儿。塔察儿对宋作战不利,多次遭到蒙哥训斥,被剥夺权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忽必烈对华夏大感兴趣,招降纳叛,任用姚枢为谋主。同时按照蒙哥的规划,吸取上次南下教训,发扬蒙古千里迂回的传统(即所谓“斡腹”战术),准备绕道南宋身后攻击。AD1252年,忽必烈与兀良哈台(著名百战王速不台之子)一起,南下大理,实施“斡腹”计划。这次进军任然按照蒙古人的传统左中右三路,兀良哈台领右路假道土蕃先行。(当第一次南征时,自从土蕃仁波切八思巴被西路军统帅阔端挟持后,就斯德哥尔摩了。后来又谒见忽必烈,被忽必烈封为国师,所以土蕃对蒙古军可谓不设防。)忽必烈自领中军、诸王抄合、也只烈领左军也跟上,贴着四川与土蕃的边境一路南下,杀向大理。(当时南宋国策是保境安民,哪里敢管蒙古军。)

当时大理皇帝是段兴智,(与著名的南帝一灯段智兴名字差不多,可见蛮夷不分辈分尊长。)掌权的却是高氏,(高升泰的后代。也是奇葩了,高氏把持大理二百年,这都幕府了吧。)就大理那小身板,也就凭地利别人不给他较真,否则真扛不住。结果元军浮皮囊而兵临大理城下,高祥大败。大理城陷,段帝、高祥逃走。忽必烈擒斩高氏弟兄后赶回中原布置。(蒙古人真正实现了武侠之中那种今天在漠北明天在海南的那种感觉。)大理遂交由兀良哈台打理。后兀良哈台擒段帝,大理告灭。随后兀良哈台又攻取大理周边,及赤秃哥(今贵州西部)、罗罗斯(今四川西南)等地,在南亚莽林中站稳了脚跟。此后,兀良哈台数次攻川,南北夹击,试图打开攻宋的门户。但是,自南宋余玠之后,四川防御体系固若金汤,世界上防守最强的民族要给世界上进攻最强的民族上一课!兀良哈台无功而返。(南宋的川北防线,自余玠帅蜀,他高瞻远瞩,利用四川山形复杂,地势崎岖之便,想出一套足以抵抗蒙古人的绝妙战法---山城防御体系,采纳蜀地豪杰冉氏兄弟(冉琎、冉璞)的建议以钓鱼城为核心,其余各城与钓鱼城互为犄角,相互扶持。至此,四川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合州钓鱼城为支柱,长江为险,南岸的超大纵深为依托的防御系统。在这个体系中,沿四川诸多水系建立了很多据点,在该体系之下,各城寨相互联系,共同御敌,可长期坚守,同时能够消耗来犯之敌,为后续增援提供了大量的时间。而在川南防线,则全赖播州杨氏出力。播州杨氏,是世袭土司,独立王国,类似于北朝的仇池杨氏,我都怀疑两拨是一系!淳祐年间,杨氏家主杨价数次率领播州军戍边,“价以雄威军戍夔峡,价分署其部,屯泸渝间,遣奇兵击东”,为阻挡蒙古入侵起到了积极作用,杨价去世后,第十五代领主杨文继承父志,继续效忠南宋,带领播州军屡屡击败蒙古军队。余玠到任后,发布公告广泛征求抗蒙良策,播州领主杨文知道后,向余玠呈献了著名的《保蜀三策》。在四川军民的共同努力下,蒙人数年无功。)

AD1256年,在豁儿豁纳黑主不儿举行忽里台,蒙哥议讨南宋。之前都算小打小闹,这次要全力南侵。次年正月,正式下诏,分兵中、西、东三路伐宋,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塔察儿、李璮等攻两淮,自己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渝川地区,(据《史籍》记载,蒙哥领兵号称六十万,包括蒙古人、回回人、西夏人、汉人,尚不计其它各路。)另派兀良哈台为偏师,以南往北攻!这次全面南征,比上次更狠!

二次南征,与上次一样,东路军只不过掩人耳目,加上山东李璮,乃红袄军主李全之子,素有其志,所以雷声大雨点小。西路军这轰轰烈烈的来,在山城防御体系面前,倒闹个灰头土脸。堂堂蒙古帝国最后一位皇帝蒙哥,居然殁没于军阵之中,正所谓:“挞览果歼强弩下,鬼章有入槛车时。瓜洲渡口毙金酋。钓鱼城前陨大汗!”

另外,兀良哈台也浅尝辄止。(开庆元年AD1259年九月二十二日(10月10日),蒙古大将兀良合台率步骑一万三千人挺进静江城下,南宋名臣、当时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任广南制置使、知静江府李曾伯所部六万挫其前锋。两军相持两旬,蒙军退军。李曾伯在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广总领、京湖屯田使任上,主持了收复襄阳的大业,并吧襄阳修成了一座战堡。)倒是忽必烈的中路,打得有声有色。南宋开庆元年(AD1259年)七月,忽必烈率领中路军,经略荆湖。九月,攻鄂州(今武汉)。贾似道亲自指挥鄂州保卫战。宋理宗也派使者拜贾似道为右丞相。蒙古军遂组织敢死队,由勇将张禧、张弘纲父子率领,自城东南角入战,宋将高达率诸将力战,张禧身负重伤而退。张柔乃命部将何伯祥造鹅车,掘洞入城,又选勇士登城,经激烈战斗后破城东南隅。高达率军奋力抗击,并组织人力修城墙,随破随修,使蒙古军不得入。为防止蒙古军再穴城而入,贾似道命宋军沿城墙内壁建造木栅,形成夹城。仅一夜时间,环城木栅全部竣工。忽必烈听说后,不得不承认贾似道的军事才干,感慨地说:“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此次宋蒙大战,南宋大英雄孟拱虽已故去,但他死前举荐的两个狠人,在这次大战中均有表现。贾似道文人上阵,大大改写了忽必烈对汉族文人的感观,以至于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而另一位则是狠人刘整,在四川活动,虽然此战不如钓鱼城的守将王坚耀眼,但也收复成都,亦有赫赫之功。说实话,如果贾似道与刘整不是后来互搞,贾似道不是一心爬进中央一统江湖,刘整也不作对失败降蒙,南宋还有的搞。俩人虽然不如孟拱,但俩戮心合力,作用不会比孟拱小,那么蒙古想为所欲为,也难!)

这忽必烈许是在中原呆久了吧,也搜罗了不少汉人豪杰。(自从蒙古经略中原,有一大票汉人势力崛起并投入蒙古怀里。统称汉世侯,比如史天泽史家、张柔张家、郭侃郭家、董文炳董相公、严实严相公、李檀李相公、王珍等等。。。包括汪世显汪相公,此人虽然号称祖先是蒙古汪古部,但当着金朝的官、行着汉族的习惯。。。邸顺、耶律秃花大抵也是这种情况。到忽必烈接手汉地,尽入其彀。)又聚了一批汉族文人,比如窦墨、姚枢、刘秉忠、赵璧、王鹗、张文廉等等。(忽必烈算接受汉文化最多的元帝了,十几个元帝,大概就是一头一尾俩尚算了解中华。。。不过像贾似道这么猛的文人大概也是第一次见。按宋朝操作文人上阵也不算什么,赵普、寇准、范仲淹、吕大防、张张浚、虞允文、余玠、李曾伯。。。多得是。)为此,忽必烈颇受蒙哥猜忌,蒙哥命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忽必烈被迫前去朝见蒙哥,一见就相拥大哭,借以此打动皇帝蒙哥,总算蒙混过关。

此次大战后面的故事,就非常罗生门了。一方面,南宋援兵增加,兵势渐强,另一方面,忽必烈得报蒙哥殒命、汗位空悬,急于脱身。(蒙哥子幼,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幼子守灶嘛,你托雷系当初以什么名目上位,阿里不哥就可以以什么名目上位。阿里不哥是托雷幼子,黄金家族幼子的平方。)所以忽必烈扔下打到一半的战场,回师而去。而南宋这边,则大多历史文献均说:贾似道在知道蒙哥已死、蒙古军无力再战的情况下,非但不乘胜反击,反而密遣使者宋京前往蒙古军营请和,提出:“北兵若旋师,愿割江为界,且岁奉银、绢匹两各二十万。”于是贾似道作为一个卖国汉奸,妥妥地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判断不明,活该被忽必烈玩弄,贾似道这锅背得不冤。据说忽必烈遣赵璧与贾似道和谈,实则拖延、掩护自己撤军,见旗号速归。却说这赵璧见到约定的旗号后,连起码的掩饰都不要了,崩着就颠了!)

却说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AD1260年)1月4日,忽必烈匆忙赶回燕京,掌控局势,与阿里不哥争位。此时,阿里不哥已经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内定为大蒙古国大汗,竭力诱使忽必烈回到草地,好逼迫他就范,再名正言顺地登上大汗宝座。忽必烈则清楚地意识到,在阿里不哥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自己在控制和调动进入汉地的蒙古军及汉军方面拥有莫大的优势与便利。因此他不肯轻易离开经营有年的中原而贸然北上。双方间使臣往返,交涉不断,矛盾日趋激化。(他明知在草原上声望不如弟弟,但自己身边有汉人拱卫,所以想扬长避短。)

4月,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台,痛恨被托雷系从手中夺走汗位的窝阔台系很高兴看到托雷系的分裂,他们伙同察合台系诸王一起拥立阿里不哥为汗。而追随忽必烈的东道诸王抵制了这次的忽里台,所以只能称西道忽里台。5月5日,忽必烈在己派势力的拥立下于靠近中原的开平(上都)自立为大汗。史称东道忽里台。从严格意义上讲,兄弟俩一人开了一半的忽里台,法理上都不算真正地接过蒙古法统,或者说,蒙古帝国正式分裂成东西蒙古。蒙古高原西部是阿里不哥的老巢所在,他以此东控和林,西联西方诸王,调动蒙古势力,开始向忽必烈发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喜欢人间百戰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人间百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