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逆子 > 第七百四十九章 喜事连连

第七百四十九章 喜事连连(2 / 2)

这还不算,更有甚者,是辽东边关从不太平。黄台吉对此虎视眈眈,时不常的领兵南下。甚至于,一度打到了北京城下。眼看着北宋亡国的前车之鉴,崇祯皇帝心急如焚。

总之,就连崇祯皇帝自己也觉得,自己大概是历史上最最倒霉透顶的一个皇帝了。好运,似乎从来都没有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过。

这次不一样了,好消息是接踵而至,一个又一个的到来。先是流寇被平定,李自成被杀,张献忠余部被招安。大明王朝在国内四处作乱,让官兵疲于奔命无力招架的流寇,被彻底清剿。

百姓们终于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不再深受战乱之苦。

其次,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也逐渐的减少。其威力也大大降低,不再是像之前一样,动不动的一言不合就粮食歉收,气候异常。尤其是隆冬腊月,直接能把人冻毙。

而辽东的黄台吉,早已无力南下。即便是如今的清军势力犹在,可是大明辽东军的战斗力却得到了质的飞跃。

更重要的,辽东边关各处城池。重炮林立,弹药充足。

而兵仗局的燧发枪,更是已经逐步量产。渐渐地,京卫军队的将士们,开始陆续替代这种武器。

虽说大明军队不可能都装备上燧发枪,但将来一定会。至少,目前京城三大营中的神机营,燧发枪逐渐替代之前的火绳枪。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火药的短缺。不过大明王朝地大物博,相信不久的将来,火药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崇祯皇帝志得意满,终于觉得这个皇帝做起来,有点意思了。不像是之前,忧愁占据了崇祯的整个人生。

为大明忧愁,为天下忧愁。似乎,崇祯皇帝从来都没有快乐过。直到如今,终于算得上是松了一口气。

好消息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

很快,户部官员又有人站出来,喜滋滋的说道:“万岁爷,今年的粮食更是大丰收。京师各地的百姓们早已种上了新粮食,像是玉米、红薯之类已成主粮,昔日的粟米高粱,如今京师各地的百姓,只是当做辅粮来耕种。粮食的大丰收,使得今年百姓们的日子都好过了。”

又有一名吏部官员站出来:“万岁爷,臣的老家在山东。前些日子山东老家来人,说山东那边的百姓,也在逐渐种植上了这些农作物。山东的百姓们更是别出心裁,将红薯磨成粉,做成了煎饼。这些煎饼只要保存得当,存上个大半年甚至于一年都没问题。老家的人给臣带来了一些,臣食着还不错。”

“臣的老家河南,听说也早已种上了玉米,玉米面和面粉混合,成了很多地方百姓的主食。要知道,这是往年想都不敢想的。”

“臣是凤阳人,听说凤阳老家的百姓们,都养了许多鸡鸭猪羊,有的百姓,一个月能吃上一回肉了。”

崇祯越听越喜:“哦,居然能吃的上肉,这到真是可喜可贺。不过诸位爱卿也不可过于乐观,许多州府郡县的百姓,依旧是穷困。朝廷应是加大推广力度,让各地的百姓,早日种上这些新粮食。”

新粮食的推广极其艰难,朱慈烺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才在京畿周边打开市场。可是一旦推广开来,得到广大百姓认可的时候。这种粮食的推广速度,就会变的很快。如今,山东、河南、山西、南京等地都已经大规模耕种了。

喜欢大明逆子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明逆子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