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又来到一片旧街坊。一进去便望见人头攒动,乱糟糟排了三支队伍,排队者手拿盛具,清一色的粗布衣裤,密布补丁,看上去都是穷苦人家。映弦便问身旁一位大婶为何排队,大婶答道:“在等公主给咱们发粥呢。”映弦惊问:“公主?哪个公主?”大婶道:“当然是元熙公主了。这四年来每年腊八她都给咱们这些穷兄弟姐妹发腊八粥,一条街一条街地送。阿弥陀佛,公主是善心人。佛祖保佑公主。”
映弦快步走到队伍口,见映雪、晚颦正和几个侍女一起,将路中一口大锅的腊八粥舀出,一一发给领粥者,嘴里连说“别急别急,人人都有份。”映雪穿着青绸短袄、青绸棉裤,发间只一枝银扁簪为饰,朴素无华。她瞧见映弦,脸色微惊,放下手中长勺,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映弦说道也是凑巧,又问映雪可是专门出宫替公主发粥。映雪答道:“发完粥后还会去祭拜冉叔叔。”映弦随即醒悟,该是当年将自己跟映雪从平徐救出的冉培,不由道:“原来他也已经去世了。”映雪叹了口气:“你这个没记性的。冉叔叔是在永瑞十三年的腊八逝世的。今天其实是他的忌日。以往咱们每年都会约好去祭拜。今年入了腊月却一直不见你进宫商量出行时辰,还以为你忘了呢,没想到在这儿遇见你。”映弦脸庞微红,懊说自己的确忘了许多事,姐姐勿怪。映雪便提议待会儿同去。
景阳斋侍女发完腊八粥,映雪向晚颦附耳交代几句,便跟映弦坐上马车,前往皇陵以东的冉培墓。到达目的地,映弦下了车,视线前方的墓地为松柏环植,极苍翠的针阴,压上了凄然的白雪。西丛种的却是黄晶晶的腊梅,承阳吐艳,纤幽的香气直往鼻里钻。走过排列羊、虎、马三种石兽的神道,便见一块石碑耸在墓前,上刻“郁征虏大将军武定侯冉公培墓”,两旁是石翁仲。映弦咋舌道:“原来冉叔叔还是个将军。”映雪道:“自从皇上为爹娘平反后,冉叔叔便入了边军。后来在边境屡立战功,被朝廷封为将军。却在永瑞十三年跟漠月的一次战役中受了伤,壮年而逝,真是太可惜了。”映弦闻言便又仔细看了看碑刻。
映雪取出祭拜之物,先在墓前烧起香烛,洒了一杯酒,说道:“冉叔叔,侄女映雪映弦来看你了。”又将腊八粥和其余供品摆好,拉了映弦下拜;抬起头,秀丽的脸庞满是缅怀之色。映弦见状叹道:“想不到姐姐如此看重旧情。”映雪脸色一沉:“这是什么话?冉叔叔受了爹娘之恩,将你我救出,保护咱们,又不顾危险回西鉴面圣,冒死陈冤,只为还爹娘一个公道。如果不是冉叔叔,这世上哪有你我?爹娘素以仁义称世,冉叔叔不负爹娘,我们又怎能忘记他的恩情?”
映弦见映雪说得义正言辞,明眸冷光微凝,犹如射来两道寒水,心不由一凛,低头不敢多言,良久才小心问道:“冉叔叔本是宣国人对吧?”映雪清楚嗯了一声:“那又怎么样。他为咱们郁国做出的贡献,可不是随便哪个郁国军士就能比的。当年他刚为朝廷作战时,朝堂上泼冷水的可不少,个个嚷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好在皇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算是他的英明。”
映弦若有所思:“看来冉叔叔是决定彻底抛弃宣国人的身份了。”映雪道:“他在宣国本是一个马奴,主人乃是宣国太姬步萍贞的儿子。要说这步萍贞,可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她本为宣国小皇帝的乳母,后来出任女官,收了一个宫女作为养女,又设法将她献给小皇帝作了德妃。两人便共同辅佐小皇帝,与当时执政的万太后一派相斗。”
映弦心念一动:“这女人还真是有本事。”寻根问底,听映雪详述其事,方知步萍贞依靠小皇帝的信任,笼络了一批大臣,陆续除掉太后的左右臂膀和情夫,并以秽乱后宫为名将其幽禁,以致万太后最终抑郁而亡。皇帝亲政,废掉皇后,立已生下小皇子的德妃为后,歩萍贞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权臣,依附者无数。她的亲生儿子也官拜尚书仆射,爵至郡王。
映弦听得五味杂陈,迟迟吐出一句:“这儿子定不是什么好鸟。”映弦冷笑道:“此人骄侈荒唐,仗着母亲的权势便耀武扬威,又总是虐待家中奴婢,稍不合心便施以笞杖。冉叔叔有一姐一弟,都先后丧命在他的手中。冉叔叔也是忍无可忍才逃了出来。”映弦叹问:“这都是冉叔叔讲给你听的?”映雪点头道:“不错,他在世时,我曾几次出宫探望,他都告诉我了。”
凄风过树,积雪不甘心地落地,两人终于谈到了这位宣国太姬的结局。映雪不禁喟叹:“步萍贞起初尚能辨贤识奸,后来则任人唯亲,贪污受贿,以致朝政混乱,局势动荡,政变因生。新皇取而代之,她也自然落得个族诛。冉叔叔一家在天之灵也算能瞑目了。”
映弦听罢思绪万端,便又同映雪一起焚了数串冥钱。祭拜完毕,映雪道:“公主一直惦记着你。你不如今天跟我回趟景阳斋,见见她吧。”映弦只得答应。上了车又顾见冥钱烧下的黑灰随风荡散,幽魂似的追着车轮飘了好久。终于,松荫淡远,冉培墓在视线中渐渐隐去。映弦回首默然而坐,映雪闭目微憩。一回城,耳边顿时响动起来。天空晴碧似洗,冬风轻呜,万户千家吃粥送粥,是一年一度的腊月初八。
*****
成徽三年,万太后病发,吐血数升,八月崩于白门宫。留书曰:“贱婢步氏,世之蛇蝎,吾死后当化鹰相啄,令汝皮肉不留。”太姬步氏掌朝政,握公器,大封亲信,尽放猎苑鹰隼。张皇后语太姬:“母无惮乎!”笑曰:“手下败将,生时吾尚不惧,何惧死后化鹰?彼自取其辱耳。”
——《列国纪宣纪》喜欢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玉宇遥尘(第一卷最新修订)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