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過量子計算機模擬單個粒子,讓波函數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向池塘裡的波紋一樣展開。然後在量子計算機中編寫了一個特定算法,正是這個算法對波函數的每個分量時間演化進行了逆轉,就像是捲尺縮回自己的盒子裡,將後來產生的波紋拉回到創建它的粒子中。
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家們似乎實現了無視時間的粒子流動方向,對於單一環境中的熵也並沒有增加,正如完成了灑出的牛奶返回瓶中一樣。
也就是蘇明一直在默默準備着對付曼哈頓博士,準備了一大堆備用計劃,否則的話,他還真不一定會去研究量子理論,就更別說是知曉這麼一個‘灑牛奶’假說了。
而量子,則和曼哈頓博士以及空白都有關係,這麼一來,送奶超人沒有去送桶裝水或者桶裝果汁,偏偏是牛奶,這可能是某種暗示。
最後一點,就是送奶超人把牛奶分給被害人們時說的話。
他希望別人向他求助,希望別人感謝他,希望他們和他交流說話。
這個線索比較隱蔽,因爲要考慮一些心理學的因素,那就是——當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的時候,他就越是希望獲得什麼,在無法從自身獲得時,就會轉而尋求從別人哪裡獲取。
假定說有一個人十分醜陋,他又沒錢去做整容手術,那麼他的自卑心理就會希望有人可以幫助他,這個願望無法實現後,則會開始幻想。
比如說天上掉下一個XX系統,發個新手大禮包,把他變成超級帥哥,這都是很合理的,因爲人類的所有神話,其實也是以前的YY故事。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會幻想有神秘且不可知的存在能夠做到,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和心理調節,被稱爲——希望。
而人類只要有希望,就能忍受很多痛苦,很多磨難,哪怕那份希望只是虛構的,甚至是自我催眠。
綜上所述,送奶超人其實是在向別人求助,在感謝別人,想要別人和他說話。
第一項和第三項好理解,但爲什麼送奶超人會想要感恩,這是一個問題,最好是從牛奶超人的腦子裡挖出來。
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給隊友們講了講,大家都陷入了思考,空曠的蝙蝠洞裡,只有鐘乳石之間那些蝙蝠發出的聲音。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我想說的東西你都說了。”穿着紅裙的哈莉最直接,她走到一旁找了個地方坐下,大咧咧地吃起了手裡的蛋糕:“所以我沒什麼可說的了,這個送奶超人在我看來就是你說的狀態,嘻,蛋糕真好吃。”
她和戴安娜的性格不一樣,並不喜歡時時刻刻都爭強好勝,她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纔有勁頭。
比如和別人比誰更時髦,比誰殺的人多,比誰更會做蛋糕。但比賽破案這種事情,她一點興趣都沒有,覺得還不如回家擼貓。
“送奶超人,真的是我們失蹤的那個超人麼?”戴安娜看着被卸掉四肢,矇眼捂嘴的俘虜,她扯了扯手裡的套索:“先想辦法把他叫醒,發動套索來訊問他,實在不行.”
她的話沒有說完,但蘇明知道她目光中的含義。
實在不行就只能動用絞殺了,可是吃別人腦子來獲得記憶的手法,會不會影響健康和大腦功能,這誰都說不好,畢竟人體中最複雜的器官,就是大腦了。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