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沿着人民路一直往前走,在人民路跟渡江路交口的地方有个小型的转盘,旁边就是人民公园。
这个时候不冷不热的,来这里散步的人挺多的。
王爱华问:“这里怎么样?”说着指着对面的马路:“在那边找个门面咋样,这里人流看着很多啊。”
“不太好。”魏子杏道:“你看这些来这里散步都优哉游哉的,肯定都是吃好了后才来的,吃饱了谁还买咱这东西啊,这些人流量不能变成现金的。”
王爱华就关注人多却没想到人家根本不是消费群体。
魏子杏看了下发现跟后来的公园情况差不多。
“其实在这里开饭店不合适,但是推着个小摊子卖点零嘴或者小孩子们的玩具倒也可以,薄利多销嘛。”
王爱华看了一眼没说什么。
绕过转盘到了人民路北,情况立刻就不一样了。
这边人明显多了不少。
有摆摊的,有开店的,人来人往瞧着也很热闹。
从这里就能看的出来,改革开放后省城这边的经济发展还是很能跟得上脚步的。
王爱华看了后忍不住感慨:“这里人真多啊,不像县城,到了晚上大街上都没人了,一般我们就抓紧时间休息会儿,一直等那些厂里的人九十点下班才有几个人来。”
魏子杏嗯了一声没说别的,注意观看。
两人沿着路往里走。
一路走到头,没看到饭馆,倒是旁边的小弄子里有不少小饭馆。
但都不大,卖馄饨的,卖炒菜的,卖赤豆糊的,有的连门面也没有就是支棱一个摊位,有的倒是有个门面。
两人肚子也饿了,魏子杏道:“要不咱去吃点馄饨吧。”
“好哇。”两人说着就拐到那小巷子里了。
一进去就看到一个老奶奶在那擦桌子,看到进来俩女同志就问:“同志吃点什么?”
“两碗馄饨,还有别的吗?”魏子杏问。
“茶叶蛋,还有卤的一点豆腐干要吗?”
“行,一样来俩。”
说完两人找位置坐下。
这个门面也不大,撇开厨房位置,店里也就摆放了四张小饭桌。
但收拾的挺干净的。
魏子杏看完后见老奶奶在那下馄饨就问:“奶奶,店里就您一个人啊。”
老太太嗯了一声:“就我一个。”说着叹口气,“一把年纪也干不动了,可不干这个,我也没个收入。”
“那您的家人呢?”
“老伴生病了,在家躺着呢。”
这话魏子杏不知道怎么接。
王爱华就道:“您瞧着有六十多了吧。”
“呵呵,不止了,都七十二了。”
闻言两人都是一惊,七十二岁还在这卖馄饨,是真的不容易。
很快,老人端着一碗馄饨过来了。
魏子杏赶紧起身去接,王爱华也笑起身去了厨房自己:“我自己来,自己来。”
老奶奶也没客气,转身给来人弄了俩茶叶蛋,两块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