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的奥妙,只怕一天一夜也讲不完,还是返回书法。要想探究书法的究竟,首先要探究为何会有文字,有了文字又为何会以美为美,而何者又是美?只有解决了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地掌握书法之道。”
苏、黄、米、蔡等人顿时觉得自己和沈方仿佛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之内,而沈方却仿佛生活在世界之外,用旁观者的角度冷漠无情地注视着他们拙劣的表演。
苏氏门人都是思维敏捷之人,沈方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不仅仅是书法,便是其它领域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思索。比如绘画,为什么要画下来?为什么要追究绘画的完美?而美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个标准是谁来确定?是否便是通用标准?
沈方看到张择端面红耳赤,只差抓耳挠腮,知道他有话想说,只是碍于此处前辈众多,不好率先开口。“正道,你可有所领悟?”
张择端见沈方点到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张某以为,文字乃因交流沟通而起,口耳相传,虽能使文明流传,但只要有天灾人祸,文明便会中断,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便会毁于一旦,而文字则不同,只要文字和语言能流传下来,便是千年之后,后世之人也能汲取前人的经验。”
张择端所言皆是粗浅的道理,但在座之人多未想过,或者说,即使想到了,也会认为本来如此而放到一边。比如,苏轼才学渊博,他会认为仓颉造字取之于象,而象又来自于河书八卦,但人们为什么要沟通,为什么要发明文字,他却从未想过。或许这文字自极远之时便已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苏轼听到张择端的发言,眼睛不由一亮,刚才对张择端宫院体的不满,此时才算真正消失干净。
“那为何以美为美?!”沈方继续问道。
“许是因为有些字看起来舒服。”
“那为什么会看起来舒服?!”
“整齐,横平竖直,间架清楚,疏密有致,这样看起来都舒服。”
沈方鼓起掌来,众人不明白鼓掌的用处,想来也是表示赞赏之意。“正道所言极是,但看起来舒服这个标准也过于宽泛了一些,若是以此为标准,只怕一万个人,便有一万个标准。但事实上,当有书法精品现世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对此书法有相对公允的评判,比如今天的千字文,便是有一万个人看到,这一万个人也会认为苏学士、黄学士所书乃是极品。人们的感觉各不相同,为何却能得出统一的结果。这个标准可能永远无法用文字写下来,但却是真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这便是我刚才所说的究竟,也就是冰山下面那九成部分。”
“我虽然也不可能用语言文字将美的标准表达出来。但是在此,我可以稍加提示,书法之美,或与人的气息、心跳有感应;或与观者的距离,行之间、字之间、笔画之间的距离有关系;或与人眼睛感觉的机能有关系;或与日月星辰的位置、光亮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