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明入主历阳倒是非常顺利。
一来,扬州刺史之职虽空悬两年,但这并不代表刺史部就此瘫痪,说到底,刺史一职虽有一州军政大权,但却也分什么人执政。
倘若像曹操这种能臣,会将大小事务都加以整合管理,在豫州是名副其实的头号人物。而像上任扬州刺史,则是能力中庸之人,只负责周巡监察地方政事,年末报告中央,将权力下放给各郡太守。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黄巾之乱时很多刺史无力还击,但地方太守则可以拉起一支军队,同大汉地方这种混乱的管理形式有很大关系。
但这事实上也怪不得朝廷的制度落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世家。
大汉以世家为根基不假,但并不是说世家就能手眼通天,获得刺史之职,虽然当下朝廷对于地方管理略松,但一州刺史乃是国之根本,除非深得天子信任,或是像项明这样不得不封的情况,轻易不会获封。
就算百年豪族,能力以内的最高官职,也只能是太守。
这就导致,虽然太守名义上权力不如刺史,但在各地地方,由于自己家族的支持,他们实际的职权要远胜刺史。
在起先的时候,的确出现了一些刺史与太守之间的矛盾,双方互相攻讦,甚至闹到天子面前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而结果往往都是刺史被免职,而太守却依旧仰仗当地世家的支持毫发无损。
久而久之,那些能力没那么出众的刺史也就渐渐接受了当下的情况,不再对地方指手画脚。
当然,能够做到太守也不是愚钝之人,知晓刺史不愿管理也没有咄咄逼人,在表面上,保持着对刺史的尊重。
这也算是大汉地方官场上的一个潜规则,同样正因为如此,扬州地方由各地太守管理,年底集中将情况上报朝廷,倒也和之前没有差别。
但是,随着项明的来到,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看似不可思议,但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首先,他虽然从未执政地方,但当初身在雒阳之时也曾深刻探究过此类问题,尽管只算是纸上谈兵,但在理论上他的经验不会输于其他刺史。
其次,丹阳太守孙坚同他交好,吴郡太守韩言已经投效与他,再加上三大世家的支持,可以说,在世家层面,项明也有说一不二的能力。
再次,在军权层面,他携大破匈奴之功南下,又被天子亲封镇扬将军,天下第一猛将,在军中的声望水涨船高,无人不服。
有了军权,即使有些世家心中还持反对意见,但也会敢怒不敢言,这则是武力的威慑。
双管齐下,不怕其他太守阴奉阳违。
最重要的是,他也不打算直接大刀阔斧地在扬州进行改革。
此时刘宏健在,很有可能还盯着扬州地带,一些行动会束手束脚,所以干脆就不要行动,等到天下大乱之时,扬州便会是他的一言堂。
另外,制度的改变需要时间的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根本着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