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房子里几乎都被黄沙堆满了,众人挖了半天才清理了大概,再看房子全貌,小得不能再小了,只有一间屋子,乍一看就像一座墓室。
中间有个土堆的长方形,看似像条案又像桌子,两侧有半圆形的小土堆,整体看起来就像括号里有个1字。
东边有个两米见方,半米高的土堆。
除此之外房子里便再无其他了,感觉就像是小屁孩撒尿和泥过家家搭建出来的土房子一样。
不过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一眼就看出了端倪,道:“这……这是蒙古毡房的设计吧!”
有了思路,一众考古专家立刻仔细观察起来,果然越看越看,中间是桌子,两边应该是落座的毯子,那两米见方的土堆明显是铺,在真正的毡房里通常都是羊毛毯子。
老教授抬头看着房顶,果然是圆形的,心里更加确定了:“没错,这就是仿照蒙古毡房建造的房屋,可能是因为这里风沙大,所以才把结构变成了土质的,是为了防御风沙的,只要把陈列布置都换成毛毯和长桌,就是毡房。”
老教授下了定论,旁边立刻有人问:“为什么这里会有古代蒙古人的住所呢?”
“可能蒙古人西征的时候,有兵马到过这里吧?”
“不可能!”有人当即反驳道:“楼兰古国消失是在公元四世纪,也就是说,距离这里全部沙漠化最少有一千六百多年之久了,而蒙古西正的时候距今不过八百年,强悍的蒙古骑兵如果不进入火器时代,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能抗衡,就算是迂回,分兵夹击,也断然不会绕道这死亡之海的。”
“看结构,这座绽放式的的土屋,建筑年代应该和旁边那吸血鬼城堡在相似的年代,刚才那些吸血鬼说他们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被流放,很可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老教授说道:“不过,周围还有其他建筑,也有防唐时期的建筑,难道这里是个小型的多民族混居地?”
“不要这么快下定论。”另一位老教授说道:“住毡房的又不只有蒙古人,毡房文化渊源流传,早在青铜器时代就有了,比如西汉时期的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就有记载,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所以,这幢酷似毡房的建筑物,很可能始建于更遥远的时代,也许是乌孙,匈奴,或者是千年前的突厥。”
这位老教授的话说的有理有据,更让人信服。
姜寻喜欢听他们说话,别看他走过了数千年的时光,但他并不是流浪汉,在每个时代他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和生活,有时候他是高高在上的贵族,终日寻欢作乐,有时候他是战士,常年征战四方,有时候他是文人,出入勾栏青楼,诗词唱和。
所以,姜寻所了解的都是身份局限性的,而这时代的考古学家所了解的确实全面系统的,虽然历史还有很多缺失,但姜寻对照他们的说法,结合自己的经历,就会变得更完整。
不过此时,众人讨论过后目光看向了他,老教授亲自开口问道:“小伙子,呃……原来我这样的称呼,因为你看起来真的很年轻。”
姜寻微微一笑,算作认可,不管是什么人,被夸赞年轻总是值得高兴的。
老教授小心翼翼的说:“你应该对这里也有所了解,不知能不能给我们讲解一下呢?”
老教授的话很客气,特意用了‘讲解’两个字,显然已经把姜寻当成了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