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历史,源远流长,个中精彩让人叹为观止。
特别是其中一些大人物的精彩人生,更是让人不敢置信,比如位面之子刘秀,绝境之下竟然有天降陨石攻击敌营,比如天命之子李世民,无数次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盛世。
还有一个人与他们相似,那就是明太宗成祖皇帝,燕王朱棣,在如今被人称为‘风之子’,靖难之役中,无数次身陷绝境,结果都会莫名其妙的刮起狂风,折断地方的帅旗呀,冲散阵型,沙土眯眼睛之类的,然后燕军趁势反攻,每次都能逆转战局。
历史上藩王作乱的事情很多,比如汉朝的七国之乱,晋代的八王之乱等等,但唯独朱棣一个人成功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大气运之人。
但毕竟得位不正,不是很刚才,所以史书中对这个过程的记载寥寥,其中更不光彩的怂恿藩王作乱的妖僧姚广孝记载就更少了。
最起码关于他个人的事迹是少之又少,只说被姐姐拒之门外,被好友拒不相见,耻与为伍等等,还是在刻意打压这个妖僧。
毕竟记录历史的都是文官,文官都是有倾向性的,是有利益要维护,儒家思想要维护的,所以对这种犯上作乱的,对侵害文官集团利益,伤害儒家思想的记载都是带有偏见的,甚至刻意回避的。
但凡历史上强势的帝王,都会被文官集团在史书上有一点的丑化,反而那些对文官集团言听计从的皇帝,都得到了美好的评价,比如宋仁宗,明孝宗等等。
被黑的最惨的应该是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励精图治,更是解决了数千年无解的难题,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是严重侵害了士绅集团利益的,所以雍正就被野史传出什么得位不正,血滴子,什么吕四娘暗杀之类的野史。
至于妖僧姚广孝,刨除史书上的偏见,能力还是非常出彩的,一个兼修儒释道的和尚,一个涤荡历史风云的人物,后来虽然要淡出朝堂,但还是被朱棣挽留,主持了永乐大典的编纂,而真正传奇的还是他在靖难之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他的谋略等等。
而现在则是他更不为人知的传承,这样一个人,说是一声本领不为过了,加上引导翻天覆地伟业的经验,不留下传承太可惜了。
相传他晚年回归到了寺庙之中,没想到还有世俗中的弟子,看来他也不甘心一身本领失传啊,传给和尚肯定没用所以传到了世俗中啊。
本着能忽悠就不动手的原则,姜寻立刻和这中年男人师兄师弟的称呼起来,颇有种老乡见老乡的感觉。
“我刚一登山就感觉到四方脉气汹涌,龙气沸腾,原来都是师兄所为,真是大神通啊,不过师兄采集灵龙脉之气所为何故呢?”姜寻问道。
这一句话顿时让中年男人对他的相信再度增加,因为能感受到脉气的人少之又少,甚至会觉得,天底下只有我们这一脉才如此特殊,人嘛,都有独一无二的错觉。
所以男人对姜寻说:“这正是当年师祖留下的衣钵传承,他曾在秘籍中说,自古以来,三百年王朝必有兴替,此乃天道轮回,龙气也随之聚散不定。
但祖师作为皇都的修建者,学贯古今的天人,他早早就做出了安排,锁住了部分龙气在这龙脉之中,用着小庙以及五大明王镇住这一缕龙气不散,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守住这皇都不毁,毕竟这是他一手营造,凝聚了他的心血。”
姜寻点点头,人到了一定高度,什么权利、财富就都无所谓了,反而一心追求的就是青史留名,这才是真正不朽的。
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地位已经达到了巅峰,世俗的一切都不再看重了,唯独身后的名声格外珍惜,为了保护他圣主仁君的好名声,所以在他晚年,大施‘仁’政,导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而且还要闭关锁国,遗祸百年,但他自己也确确实实因此而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圣祖’的庙号,甚至还有无耻满吹称他为千古一帝。
所以,这姚广孝本身就是和尚,权利富贵本就不太上心,当初协助燕王起兵多半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功成名就之后,编造永乐大典,营建皇城,则都是为了给后世留下些什么,自己也能借此名留青史。
既然这京城姚广孝一手打造的,就一定会留有特殊的印记,听说西洋有个傻叉医生,每次做完手术之后都会在患者的肝脏上刻上‘S.B’的自己名字的缩写当做纪念,估计都是同一种心态,自己的作品总要留下点专属印记。
只是没想到,姚广孝留下的竟然是一道龙气!
“师兄你这又是在干什么?”姜寻称兄道弟的问。
“祖师说,龙脉之气则妙用无穷,聚则王朝兴,散则天下乱,寻常人得其一,则福运加身,注于器,则器成灵。所以我在用祖师留下的法器收集龙气,用于炼制礼器。”这位师兄说道:“近日‘天恩门’将要举办制器大会,世间散修皆可参与,制造礼器敬奉天地神明,若是神明有感则会降下神恩,恩泽虔诚信徒,所以收集隆起回去制器,准备参加这次大典。”
“哦,原来是这件事儿啊!”姜寻没想到二者能产生联系,毕竟他没怎么接触过这时代的修炼者,这时代的人都在修炼如何赚钱,九九六已经占满了大部分时间,哪有时间修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