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王怡然拒绝,他相信赵云肯定有办法改变他和慕容茜的婚事。
一时,柴哲威心情缓和许多,与赵云等推杯换盏,举杯畅饮。
下午,赵云起身去田间时,丫鬟通报姚公公前来,得知姚公公前来传达圣旨,李崇义诧异的说:“山庄远离长安,姚公公竟然来宣旨。”
“挺正常啊!”
“每次皆姚公公前来传达。”赵云淡淡的说。
呃...
李崇义,柴哲威等齐刷刷望向赵云。
这正常吗?
朝廷小事情皆由小太监传达,部分圣旨也是小太监,即使皇帝召集他们父辈进宫,也必须派遣姚公公传达,没想到姚公公每次皆来山庄宣旨。
可见皇帝对赵云多重视。
赵云走出去,与姚公公见礼,姚公公向柴哲威道贺:“恭喜公子,抱得美人归。”
“谢公公。”
柴哲威回礼,不敢造次,毕竟姚公公是皇帝内侍,父辈们才有资格与之说笑。
“公公前来,有何要事?”赵云询问。
“陛下召国公进宫。”姚公公说。
闻声。
柴哲威等错愕。
宣召。
此等小事,姚公公竟然舟车劳顿跑一趟。
赵云面子够大啊。
“好!”
“容我换身衣服。”赵云淡淡的说。
皇宫。
武德殿。
赵云进宫时,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正向李世民汇报政务。
科举。
朝廷终于讨论科举安排。
赵云聚精会神,竖耳聆听。
科举,为朝廷选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公平,公正,削弱世家影响。房玄龄等汇报完毕。
李世民望向赵云说:“秋收已过,各地学子闲暇,是时候提前准备科举了。赵云,诸卿各抒己见,你执意推行科举,计划考点什么?何人来做评判?”
单纯靠科举”虞世南,欧阳询,房玄龄等文官,侯君集,李孝恭等武将自然能胜任。
怎奈赵云提出的科举门类不少,文举,武举之外,涵盖商科,工科,医术。
这些朝廷不擅长,甚至工商历来被视作下九流,更没有官吏能胜任。
目前,房玄龄等也没好主意。
“陛下,既然推行科举,我建议文举考核治国之道,无需繁琐,浪费学子时间。”赵云直言。
一时,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齐齐望向赵云。
没了吗?
这样的话,何须大费周折把赵云召来。
“赵云,文举,武举之外,剩余三科谁来负责?”房玄龄询问。
术业有专攻。
医术。
皇宫医官勉强能胜任。
工科,商科,怎能评判昵,答案不同,很容易误判。
“首届科举,必须彰显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的理念。”长孙无忌说。
李世民食指敲着龙案,催促说:“说说的你想法?”
“陛下,商科由户部尚书戴胄,工科由工部尚书段纶负责,我来做最后的评判,至于医术,非孙思邈莫属。”赵云朗声说。
李世民没有意见。
孙思邈?
李世民听着犯难。
“贤侄,孙思邈从不入仕。”房玄龄提醒。此人闲云野鹤,踪迹难觅。
找他。
估计黄花菜的都凉了。
即使勉强找到,又怎样劝说孙思邈帮忙昵。
“我有主意。”赵云自信满满的说。
“你确定能找到?”李世民询问。
若能找到孙思邈。
不光对科举有利,必要时,也能为皇室诊治疑难杂症。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