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我是顺平侯 > 第1251章 第一次正面迎敌

第1251章 第一次正面迎敌(2 / 2)

大汉朝大概六千万人口,每三十个人里,便有一个赵元璋的后代。不干活,只吃饭,娶好多个媳妇,占更多的土地。

这可都是赵元璋的后代,繁衍太快了!

其实,这没什么奇怪,在整个大汉朝,皇帝生儿子不多,那些藩王在地方无所事事,什么不用干,还有大把的钱,数百的妻妾,每日净忙着生儿育女,有个几十甚至上百的子女并不困难。

袁可立见状附和道:“臣曾查阅过嘉靖年间一位御史的奏折,当时天下供应京城的粮食四百万石,但是各王府的消耗却是每年八百万石。在陕西,每年存留粮食一百九十万石,当地几个王府消耗加起来是三百多万石。河南存粮九十四万石,王府却需要一百九十多万石。”

毛文龙哪里听过这些,以前的印象里藩王是有点讨厌,没想到养活他们这般费钱。

赵云接过话茬,说道:“岂止是粮食,大汉每年的财税为何如此低,重要原因是地方上截留太多。这些截留的税赋除了地方官府开销,很大一笔用来供养当地的赵姓子孙。朕前些日子让户部尚书毕自严上书,详细论证大汉赋税方面的问题。他很隐晦的告诉朕,耗费大汉税赋最多的是皇室,然后是勋臣,第三才是军费。”

还有田地,太祖时亲王之藩、公主下嫁,每次封个几十顷,后来到了几百顷,再后来是几千顷。到了万历帝时期,福王之藩洛阳,一次便赏赐四万顷庄田。还有万历帝的另一个儿子端王,他就藩汉中时受封三万顷。但你知道汉中还有多少田地可以提供吗?仅仅四十一顷零五十二亩。

藩王如同蛀虫一般,丝毫贡献没有,却将帝国腐蚀的奄奄一息。田地被他们占去多半,帝国赋税与钱粮全用来供养他们。

更要命的,赵云算过,只要大汉朝不灭亡,朝廷对藩王的待遇不改变。那么,赵姓子孙的繁衍处于一个加速度状态,现在统计的镇国中尉以上不到七十万,只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有可能突破百万大关。

也就是说,哪怕大家互相体谅,都想和睦相处,赵姓子孙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婪”,用数量逼迫自身群体利益达到上限,继而像一个破掉的气球一样,毁灭自己,也毁灭这个国家。

赵云冲两人双手一摊,朕还有别的选择吗?

双方能好好谈?能试着降低待遇?能逼迫他们出来上班?能让他们将田地还给百姓,然后少要一些钱粮?

不可能!

只能捅破气球,让它早点破掉。

在赵云看来,这便是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明末的危局与天寒地冻的小冰河期有关,与军事上女真进犯和陕西民变有关,与朝堂上文武群臣结党营私有关,与帝国经济的崩溃有关。

但是归根结底,在于阶级矛盾的愈演愈烈。赵云不用管小冰河期,哪怕在辽东不停打败仗,哪怕朝堂上这群人还在吵闹不休,他只要让老百姓衣食富足,这个国家就垮不了。

那么,他必须对一个群体动手。

勋臣吗?他们不是最大的蛀虫,而且勋臣们还有用。

江南士大夫吗?他们有大片的土地,有惊人的财富,但他们罪不至死。何况很多人没错,人家靠辛勤发家致富,你只能引导,不能屠戮。

商人吗?更加不是,他们非但不应被打击,反而应该被提倡,大汉能不能赶上西方的步伐,商人还是重要的参与者。

思来想去,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是向赵姓子孙开刀,做一个开腹的大手术。如果这七十万人的问题解决,大汉的社会矛盾爆发至少推后一百年。

喜欢我是顺平侯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是顺平侯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