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我是顺平侯 > 第1270章 势均力敌

第1270章 势均力敌(1 / 2)

赵云问:“你可曾为藩王叛乱提供便利?”

来宗道坚持老套路,“老臣管礼部,手中并无兵卒,家中也无侍卫,哪怕有心,也是无力。”

说到礼部,赵云想问几句,“敢问礼部是做什么的,你可称职?”

谈到业务,来宗道头头是道,“礼部也,礼仪,祭祀,饮宴,科考,与外交也。”

这些业务整合一下,基本分四大块。其一是祭祀,曾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事,在大汉朝仍然非常关键。其二是各种活动,礼部全流程管理。其三是教育和考试,为国家培养并选拔人才。其四是外交,与周边国家的各种来往。

在大汉朝,礼部尚书通常同时是内阁大学士,甚至内阁首辅。崇祯朝的第一届内阁名单中,原本应该有来宗道的名字,可皇帝偏偏选择无视。

“朕想问问,你觉得礼部的差事,称职否?”

这是灵魂拷问了,来宗道足够聪明的话,应该识相的让开位置。

来宗道有点倔,作为和黄立极同届的进士,论从政经验他不输朝中任何人,礼部的事情处理的滴水不露,难道还会不称职?

他刚想出言,见黄立极用眼神示意,忽然回想起自己的“不堪”。在天启朝,他是《三朝要典》的副编纂,与魏忠贤有密切的关系。更过分的,他曾经为魏忠贤死去的父亲请求待遇,标准的谄媚。待崇祯朝开始,手下的员外郎倪元璐提出毁弃《三朝要典》,参与为死去的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连皇帝都主动提出的事,来宗道却嫌愧元猫多嘴,没有让礼部参与其中。

想起这些,他应该明白皇帝为何针对他。在福王送礼的名单里,除了各部新提拔的官员,大家多少都有涉及,来宗道不是收礼最多的,为何却是关入刑部大牢官衔最高的?

来宗道全明白了,在皇帝心中,他虽算不上魏忠贤同党,却也脱不了干系。

赵云真正讨厌的,是他的圆滑,在关键的岗位上和稀泥。

来宗道看似没做坏事,但是不作为,就是一种罪恶。

他想清楚了,于是言道:“老臣年老体衰,时常精力不济,又没能管好家人,请陛下责罚。”

赵云见目的达到,言道:“来爱卿坦诚,念在你多年为国操劳的份上,朕赦你无罪,回乡养老去吧!”

来宗道当场释放,群臣松了口气,却听到皇帝言道:“命右通政杨嗣昌为礼部尚书,仍领通政司事

务。”

群臣刚刚松驰的神经又绷起来,杨嗣昌刚一起复便成了通政司的右通政,虽然品级不高,却管着朝廷奏疏的收集、抄写及全程管理。据小道消息传言,他擅长揣摩皇帝的心思,有意过滤掉一些奏疏。

这种行为是什么?小人!

皇帝登基以后,重用了不少人,像袁可立、?小承宗、徐光启这样的,大家没意见,想提也提不出来。

还有刘文炳、黄宗羲、陈子龙这些年轻人,除了刘文炳个性柳扬,其余的都是从底层干起,并不会引起大家不满。

唯独这个杨嗣昌,溜须拍马的事情没少干,一旦让他入主礼部,恐怕对朝政不利。

几位大臣互相看看,推举内阁次辅李国普出来说道:“禀陛下,杨嗣昌资历尚浅,右通政是四品官,而礼部尚书是正二品,如此越级提拔恐不妥。”

赵云问吏部尚书,“王爱卿如何看?”

吏部尚书王永光回答:“李阁老说的在理,四品提拔到正二品,的确不符大汉官制。”

最新小说: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