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我是顺平侯 > 第1506章 蒸蒸日上的承乾港

第1506章 蒸蒸日上的承乾港(1 / 2)

“不行,我们得去看看这个赵云到底长啥样。”岑参又急着要下城了。“不用去,他们来了。”高适指着远处说。

没错,他们来了。但是只闻其声,未见其影;因为在远处的街道尽头隐隐传来了歌声。

城头上这时候还听不太清远处到底在舞什么,但是城内的观众的热情已经被点燃了。放眼看过去,远处欢呼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人群全都朝歌声的地方涌了过去。

远远地只见一群绸逻衣衫的人,正在街上跳舞。跳舞其实不算稀奇,关键这舞者是一群团体,舞者人人手持长剑,剑剑舞动长衫。

“快看,剑舞。”街边的观众大声地高呼着,生怕有谁不知道这舞蹈的名称。

“这不是七秀十三钗的剑舞。”有人眼尖,一下就分辨出了不同。

是的,第一个团体舞出场的不是七秀十三钗,而是皓月书院的学子。他们的动作比较简单,简单中透着阳刚,一招一式没有花招,刚猛有力。

“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誓奋发自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子汉,热胜红日光。”

这是一首听起来足够让人充满豪情和激情,能够让人血脉膨胀的歌曲。尤其是一群男人唱将出来,那种内心的激发就更强烈。

之前是女人们欢喜,现在轮到男人们豪迈了。只见无数个男人听到这豪迈的曲调身躯猛地站直,一股热血的感觉顺着脚底直朝头顶上冲。

“清臣兄,这些都是你书院里培养出来的学子吗?”王维看着城下那密密麻麻的舞者问。

“除了皓月书院,这河北哪儿能一下子凑齐这么多精神抖擞的年轻人啊。”高适插话。

“你这皓月书院稳稳要强过长安的丽正书院了。”王维又说。

“怎么说?”岑参问。

“你们看这些学子:积极进取、热情饱满、性格刚毅。只有的年轻人,岂不是要强过长安城那些纨绔许多?”王维解释说。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孔夫子对年轻人的训诫。”柳真卿傲娇地说:“这是我办学的一贯宗旨。”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高适接话说:“看到他们,我们相当惭愧。”

“所以,这首曲目叫什么名字?”王维问。

“男儿当自强。”柳真卿骄傲地说。

“好一个男儿当自强。”众人异口同声地赞扬说。

“这样的曲目,当擂鼓助阵。”岑参说。

岑参说完,径直走向了城门楼子里,那里面原本就摆放有一面巨大的战鼓。岑参果然是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账下担任过掌书记的军中人士,他二话不说,提起两个鼓槌在鼓面上重重地敲击起来。

随着城楼上的鼓声响起,城下舞剑的学子和围观的男人们越发热血了,他们跟着学子们一起开唱,激昂的歌声飘荡在平原城的上空,倒像是有万名将士一起在保国杀敌似的。

当浩浩荡荡的男儿队伍完全开出城外,城内足足过了两刻钟才慢慢恢复平静。观众显得劲头十足,今日这场活动已经吊足了他们的胃口,大家看得是意犹未尽。

突然,一声婉转的奚琴声闯入耳朵,像脱缰的野马,亦像划桨的船夫;这琴声中有不羁,也有规矩。

奚琴就是二胡,唐人称之为‘奚琴’。民乐中凡是两个字名称的乐器皆是外来乐器。但是这并不妨碍二胡给这首曲目带来的灵魂。

当十名奚琴师傅排成两排顺着街边一路演奏上前的时候,有一位身高已经长到一米八几的高个年轻人正手持长刀在街中间一路演进。

最新小说: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