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打算把他们作为嫡系部队留在身边,并不想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受到损伤。
所以,他下发征兵令,开始在丰前征兵。
赵云在丰前施行周国的固定兵源和职业化做法,即“兵农分离”,比丰臣秀吉在东瀛颁发的“刀狩令”提前了三百年。
征兵令要求辖区内每个家庭必须有一名男丁入伍,独子家庭,可以出钱或出劳役以免。
同时,规定入伍可以领取薪水,战时可以另外获得军功和铜钱奖赏。
征兵令下达到各郡各村后,很快就得到了反馈。排队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拿着手中的入伍名单,赵云有些怀疑下面那些郡司和庄头是不是在糊弄自己。
一个人口只有四万的丰前,怎么会有将近八千人报名入伍?难道所有壮年男子都不务农,全部参军了不成?
见赵云一脸不解,操办此事的上井石久和村前泾连忙解释。
听了二人的解释,赵云才明白过来。
原来目前东瀛各地守护征兵,是从来不提供口粮,也不发军饷的。
为守护作战,是百姓应尽的义务,不服从者还要受到惩罚,甚至处死。
而赵云分田之恩在前,明示军饷在后,而且明确提出即便在非战斗期间,也提供粮食。
这样做,对于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穷人而言,是天大的福音。
参军不仅免除了家里一个强劳力的口粮,减轻了家庭负担,还能拿军饷补贴家用。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所以,很多家庭不满足一人入伍。
父子或兄弟多人一同报名入伍的,比比皆是。
“下民应征情绪高涨,更多的是为了报效大人的恩德。”
看到赵云一记眼神扫来,村前泾头皮一麻,连忙补充道:“听说藤原家开春后会大举攻打这里,大家都很愤怒,愿意为大人分忧。”
藤原家将进军丰前的事情,是赵云在征兵令中提到的。
征兵令当然不忘记加上藤原家出兵的原因:是因为丰前实施“班田收授法”,将属于藤原私产的土地,分给了下民,引发了藤原家的怒火。
藤原家的怒火如何熄灭,除了其他可以预料的打击报复外,首当其冲的就是收回刚刚分发到下民手中的田地。
这简直是要了丰前下民的***!
即便不是为了军饷和口粮,那些跪在分到的田地里,捧着冰冷的土壤高兴流泪的父母和妻子,也不允许藤原家的军队踏进丰前。
赵云点头,村前泾这个的解释,倒更令他放心。
大多数人不会为了报恩豁出性命,却会为了利益而无视生死。
同时,赵云心里也暗自庆幸。
多亏自己只是含糊点了个军饷之事,没有明确数额,否则东瀛版的“花木兰”也会上演,自己哪里有钱养那么多人。
军队招募不是两三天的事情,在这档口,赵云开始在丰前修建军营和校场。
这项工程,赵云让上井石久和村前泾共同负责。
然而,他很快得到津田美绪的汇报,二人在做事时,相互掣肘,进度缓慢。
一问缘由,赵云才知道,不禁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