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二人中间的那个黝黑男孩杨二狗听闻此言,瞬间愣了愣,随后低下头,随意找了个由头,转头就向回跑,是想替娘亲分担一些去了。
“诶,二狗,还没给你买糖人儿呢,怎么跑了?”那个白衣少女,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无形之中已经在杨二狗心上扎了一刀,此刻满脸疑惑地看着杨二狗在人群中往回跑的身影。
李子衿这次没有挼少女的脑袋,而是将手轻放在她头顶,说道:“红韶,面摊挣不了几个钱,堪堪够宋大娘和二狗饱腹而已。”
接下来便是二人一起安静。
人山人海,刚涌上少女心头的暖意瞬间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她站在风中,凝望逐渐远去的杨二狗。
男孩真像个追风少年。
李子衿斜瞥小师妹一眼,方才他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
只是一半,已经足够冰冷残忍。
他怎么忍心,再对不谙世事的小师妹,说出另一半?
他不愿说世人熙熙攘攘,碌碌忙忙,慌慌张张,只为图碎银几两。
却又偏偏被碎银几两,压断无数人的脊梁。
李子衿,不愿让小师妹领略如今这个世道的残忍。
残酷的真相,只需要自己清楚就好。
小师妹是精魅出身又怎样。
红韶那么单纯的姑娘,难道不值得他替她编织一个美丽温暖的“梦”吗?
恰恰因她是精魅出身,什么都不懂,如此才好。
因为懵懂无知。
所以可以不用经历人间百态、众生疾苦。
因为懵懂无知。
可以只吹温柔的风。
因为懵懂无知。
可以不吃苦,只吃糖。
因为懵懂无知啊。
才可以在他的保护下,不见剑影刀光,
少年有一把伞,能替小师妹阻挡雨雪风霜,只留下雨后的彩虹和春日的阳光。
回想起以前。
剑开天门,飞升而去的老头子。
承影剑。
太平郡郡守府的老爷、夫人。
武夫宋景山。
梁敬、赵长青、唐吟、谢于锋、苏斛。
不夜山藏书楼内,不愿向自己透露姓名的赤足老人······
曾经,许多人都站在少年身旁,替他撑伞,遮风挡雨。
如今的少年,也成为了替他人撑伞,替他人遮风挡雨的人。
————
杨二狗气喘吁吁地跑回面摊之时,天色已经极晚,城里的人大多数都聚集到金淮城中最热闹的市集去了。
大人置办年货,孩子们便陪着长辈逛街,看见喜欢的吃食,家境优渥的,多半顺手就给孩子买了。家境贫寒的,约莫是孩子哭闹一番,要么买了吃食,自己喜悦,父母揪心。要么是哭闹也无用,孩子郁闷,父母揪心。
不在于那一串糖葫芦,或是一个糖人,到底有没有买到手。
只是贫苦,便已经足以让一家子都揪心了。
置办年货时,多半也会因为囊中羞涩,有所取舍。
“娘,今儿个收摊这么早?”杨二狗一边帮着妇人收拾桌椅板凳,一边问道。
因为常年弯腰煮面、洗碗,已经有些驼背的宋大娘,站直身子,四下张望了一眼道:“都赶集去了,就是继续摆着,也买不了几碗面了,早些回去吧,夜里冷。”
是怕孩子冻着。
母子二人将面摊收好后,回到她花光积蓄盘下的那间小屋子。
宋大娘让孩子把钱盒子放到床底下。
杨二狗抱着钱盒子,走到床边,弯腰之时觉得最近这个盒子愈发沉甸甸了,“娘,今年冬天生意挺好嘞?”
妇人合上屋门,下意识回答道:“跟往年差不多啊,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觉着它愈发沉哩!”杨二狗嘿嘿笑着。
宋大娘笑骂孩子一句,说他难不成还长回去了,力气越来越小了?
还玩笑说等再过两年,等他年纪够大,离开学塾了,别到时候连钱盒子都抱不起来了。
一听到这个,杨二狗的神情便变得落寞。
“怎么了?”
知子莫若母,一看自家孩子那模样,宋大娘便知道他铁定是有心事,便开口询问。
“没怎么呀。”孩子挤出一个笑容。
才刚刚十岁出头的杨二狗,比同龄人懂事得要早,不想让娘亲担忧,便不愿说。
再说了,又是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小心思。要是对子衿哥哥和红韶姐姐开口,还可以考虑。
可是面对娘亲,杨二狗反而觉得有些言语难以启齿。
无非就是邻桌的小姑娘阿娇,即将举家搬迁,离开学塾,听说还要离开郑国、离开鸿鹄州了。
连一座小小金淮城都没离开过的杨二狗,无法想象世界之大。
别说鸿鹄州了,就连自己所在的郑国到底有多宽广,他都说不出,自然不会对一州之地的大小有任何概念。
杨二狗只知道,阿娇要去的地方,肯定很远很远吧。
想着想着,杨二狗便出了神。
妇人气笑着骂了句金淮城的土话。
大致意思便是说杨二狗撅个屁股,她便知道他要放什么屁,这点小心思,还能瞒得过娘亲了?
虽然没点破自家孩子那小心思,却又让杨二狗听完以后脸颊微红,羞涩不已。半点没了先前“追风少年”般的潇洒。
此时此刻。
男孩只觉难为情。喜欢出鞘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出鞘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