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喜新厌旧(1 / 2)

锦宫。

刘禅坐在殿前的豆灯下,呆呆的看着灯花一闪一闪,好半天没有言语。

灯影被微风吹动,有些摇晃,映照着刘禅如弥勒佛般的身影,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刘禅过于肥胖的脸上,两只眼睛空洞又无神。

在木讷的外表下,刘禅的心中,却如层层波浪翻涌。

“呵呵,也不知道谁传我是傻子,傻子能当四十年皇帝?真是不知所谓,我刘禅只是贪玩一点罢了。可惜,这大汉的天下快要玩没了。”

刚刚结束的朝议,让刘禅失望不已。朝臣们各有各的主意,真当他不知情势,不懂选择。

抵抗也好,投降也好。

最重要的是日子要过好,如果当皇帝还不如当安乐王侯,那他刘禅就干脆不当这个蜀汉的皇帝。

无论是黄皓、樊建,还是宗预、刘璿,以及其他的臣属,这一个说赵广的神勇,象极了其父赵云赵子龙,那一个说庞会被刺死大快人心,要不就干脆的唉声叹息,至于怎么样保全蜀汉,乱七八糟的主意一堆,但真正有用的却是没有。

这些天来,朝臣们议了又议,出主意的倒不少,实际上可行的却没有。

北地王刘谌这个看不顺眼的儿子倒是刚烈,提出要集兵坚守成都,真是异想天开,成都哪来的兵马?靠宫中的虎贲中郎?还是临时拼凑出来的部曲家仆?

更何况,部曲私兵家仆中还算能战的,也被诸葛瞻在阆水丢了个干净,城外的魏军中倒是有不少的蜀军俘卒,到时两边一打,原来都是一户出来的,这仗还怎么打?

另有如郎中马融这般的年轻人,倾向于撤出成都,前往涪城或者剑阁,依靠赵广、姜维手中的力量反败为胜,真是好天真的想法。

且不说从成都到剑阁这一路上,道路好不好走,面对魏军的追杀又如何应对,当年,长坂板一战,刘禅差一点就把命掉了,现在难道还来一次?

就算到了剑阁,姜维的对面,可是钟会的十余万大军,要是钟会知道刘禅在姜维军中,那还不死命的攻打。

所以,去投奔姜维,那是去送死。

至于涪城的赵广,刘禅提到这个名字就烦燥,完全不象顺平侯的性子,被人称为赵阎王,既嚣张又自负,眼里根本没有朝廷,这样的人能指望的上?

况且,在成都城下被胡烈打败的人不就是他吗?这般鲁莽的武夫,也就在庞会身上逞逞能!

还有,最让刘禅猜忌的,就是赵广和小张后到底是什么关系?

只是姐姐弟弟。

只怕没那么简单。

又有卻正、蒋显这几个与东吴有往来的大臣,则提出来投奔吴国,将来依靠吴国的力量实现复国之愿。

这话听着也不靠谱。

蜀汉什么时候和吴国的关系这么好了,刘备在夷陵的大败仗就在眼前,先帝刘备是怎么死的,不是被魏国人打败的,而是被东吴气死的。

就是前几天,永安督罗宪差人来报,吴国的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等人,正在调集军队,试图进攻蜀汉的巴东一带。

所以,这些年的蜀吴联合,也不过是弱弱联合对抗强大的魏国罢了。真到了吴国,依照吴国上下现在的态度,刘禅不被赐死就很不错了,还指望复国,真是不知所谓。

最新小说: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宋国崛起 黑山鹰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 北宋:我成了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