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心里虽然十分的好奇,但是并没有过多的询问。
这是帝王家事。
如果大王想要告诉他们,肯定会告诉他们,如果不想告诉他们,他们想知道,也没机会。
除非去询问沈万三。
······
“寡人知道了,祭祀大典完成之后,你让他们带着寡人的口谕,来御书房,寡人要亲自考验考验他们,如果他们真的如同你所说的,拥有才华,寡人绝对不会吝啬”,项云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太阳已经升起。
时辰快要到了。
“是,微臣知道了”。
沈***了回去。
“孔爱卿”,项云看向孔融。
“微臣在”。
“时辰快到了吧”。
“回禀大王,还有一个时辰,我们需要马上就出发了”,孔融站出来,低声说道。
“还有一个时辰”,项云不由喃喃自语。
“寡人知道了”,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因为古代划分,一天为十二个时辰。
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根据十二生肖进行划分。
“好,众位爱卿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如果没有,我们就去社稷庙”。
古人对于时辰要求十分的严格。
所谓——黄道吉日。
必须要讲究好日子。
当然,不仅如此,就连砍头都要在午时三刻进行。
砍头,就没有别的时候。
而且,一般都是秋后问斩。
这里面是有学问的。
也很有讲究。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汉儒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至于为什么选择午时三刻。
因为午时,阳气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