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临洮城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大小街道人来人往,中心地带人挤得水泄不通,各种声音在云天回荡……。
“花儿”会带动了物质交流,周围州县不少人来到临洮城赶会做生意。
二郎山在城的南面,距城墙仅两百多米。她就像是从群山中跑出来的小弟弟,不太高的身材,却很清瘦,两面陡削,正面大有一夫当关,万人难过之势。
两千年后,两军血战几天几夜,使这座山载入史册,名扬天下。
答答蛾想方设法甩掉了姊妹们,只领着彩秀上山。
山的正面是一条小路,路是“之”字形,游人上上下下,十分拥挤,再加山面陡,走在边上的人还要时刻小心跌倒,有几处还有掉下山的危险。
走了两百多米,到了一个方园约百米的平台。这里摆着不少小吃摊,还有两座庙,几乎所有的人都要在庙前磕头,烧香点蜡,祈祷神佛成全心愿,保佑平安。
这里的游人拥挤不堪,不容易跪在庙前,这样一来,等不及的人们就把香和蜡烛掷在庙前的火堆上,然后在火堆前磕头。
答答蛾是大户家的女儿,不能跪在地上朝着火堆磕头。她站在庙前等了好长时间,也就是说要排队等待。
庙前有一个长垫子,还有一个架蜡烛的铁架子,一个插香的铁匣子。木香可以插在铁匣里燃烧,较大的蜡烛堆放在庙里,供庙官长年供用。
答答蛾跪在庙前,虽有多个心愿,可此刻把别的心愿忘了,只祈祷神佛保佑一个心愿,那就是在二郎山见到朵卓。
.越往山上走树木越多,朝阳处是灌木丛,阴面全是高大的树木,浓荫遮天,清凉宜人。几个六七十岁的老汉阿婆围坐在松树下,对唱“洮岷花儿”:
剪子剪了荨麻了
人老日子难下了
弯腰勾头蜷下了
双腿就成麻秆了
儿孙看见嫌开了
商户炕头银子多
说是养下儿子多
儿子大了各顾各
娘像黄莺没处落
娘的苦处给谁说
答答蛾并不想听这样的“花儿”,急于离开。上山路陡而难行,她走得慢,时不时站下查看周围人群里是否有朵卓,这样一来,“花儿”还是传进了耳朵:
娃的大妈呀
宁叫隔千山
不叫隔寸板(棺材)
隔了千山能以见
隔了寸板问不传
娃的爹爹呀
人活阳间一口气
活到嘴合眼睛闭
看它万物谁得呢
……
答答蛾见前面的灌木丛站着一群男人,猜想朵卓就在那里,加快脚步走上去。
七八位中年女人围坐一起对着唱。两个女人一边手抹眼一边对唱,“花儿”比较低缓凄美:
婆家活了十二年
男人骂来婆婆嫌
娘家门上转三转
嫂子没给半碗饭
哥就没给一麻钱
年前娃病没钱看
娘家门上转一转
嫂子冷脸不开言
哥哥避了寻不着
侄儿装着没看见
凉水泉里虾妹子
没姐的来没妹子
独人活了半辈子
出门欢来进门愁
玉米馍馍黄又黄
淌着眼喊声娘
把我世成一头牛
挣断缰绳不回头
……
答答蛾没见到朵卓,又听见这样的“花儿”,心情坏极了,感觉心身疲惫,脚也有点疼。她朝一旁走去,在僻静的草坪上坐下。
一旁的小路上,游人上上下下,络绎不绝。几个年轻女人走下来,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可还是清晰地传进答答蛾的耳朵:“……从没听过这么好的‘花儿’,娃也长得攒劲,不知是那里人?”
“听说是朵咱庄的,叫朵卓。”
“他就是朵卓呀?怪不得那么多人夸……。”
“他就是上个月在集上拦住马的那个人。”
“哦,是他呀?没有他的话,那匹马不知要踏倒多少人。”
“有可能还有被马踏死的。”
“人是好人,听说家里穷。”
“不穷能打光棍吗。”
“可惜这么好的人才。”
“以后只有娶个半路上的媳妇。”
“只有这样了。”
答答蛾心里豁然一亮,浑身的乏气顿时荡然无存,起身就走。
彩秀也听到了路人的话,她明知故问:“小姐呀,你哪去呢?”
“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