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船队可以以快船、货船组成,主要由熟悉大河的两岸渔夫、船夫、纤夫组成,再加上部分水性较好的兵卒,定期开展弩箭和水上作战训练,全部按照军屯待遇。
这个计划可以现在就储备一些人才,具体成军在明年春天或者更往后。
童远和耿清交换了意见,叫来纤夫那个队的队率和冯滨。
已经进入了冬季,可纤夫们还都是套着一件破烂的葛布衣,头上的巾帻也破破烂烂。一番拜见之后,童远问道:“你们为往来诸多船只拉纤,应该这一段河上的情况比较熟悉吧?”
两人在这段河水旁生活了几十年,自然比较熟悉。不过那队率对于采桑津及往北走的比较多,再往下游去的稍少。
冯滨由于年岁更高,对于壶口至龙门这一段如数家珍,连激流中行船的技巧都炉火纯青,就是伤了脚不便于长时间发力拉纤。
童远与耿清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由耿清介绍了组织军屯运作船队的事情,打算让冯滨在这北屈县挑选五十位河上中行船、拉纤的好手,尤其是精于水性,熟悉大河的人,是以后船队的基干。
冯滨这些日子当然知道军屯和民屯,自己和众多纤夫现在就属于民屯,可以让自己家人都吃饱饭,此外拉纤按照数量、强度分配一些钱财。
这样的日子比过去不知强了多少。他的发展梦想就是能更进一步,向上进入军屯。
此时想到日子就这样变得好过起来,即使他年近四十,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认真说道:
“请将军和参军放心,某在大河边生活这么多年,一定会取得成就让这只船队有最好的船员。”
童远回道:“甚好!吾也一定会让大河两岸发展得更好,收复北边沦陷的汉土,对得起诸位的支持。”
这一天,童远一行专门巡查采桑津各队生产情况,发现百姓加入屯户之后,由于日子变好、对未来有了更好的期待,大多数人积极性较高。
但也有几户坐领分配的粮食不积极生产。管理的屯长、队长虽然告知他们这样恐怕分配会变少,也没有向上流动的可能,但他们还是不为所动。
屯长请示童远要不要停止给他们这几个典型停止分配,童远也不着急,说道:
“既然今日我在这里那就展开调研,谈一谈心,如果情况比较恶劣再这样处理也不迟。”他也不让屯长透露自己身份,只是作为普通的路过军吏来探查一番。
走访这几户比较集中的打猎山区,发现此地野生动物确实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野猪、梅花鹿、狍子、狼、獾等,除此之外还偶尔可以遇到黑熊和豹子。
这些猎物除了肉类以外,皮毛比较珍贵有用,是这里的一种主要产品。
但是,因为多年纷乱征战,此地壮劳力数量不多,不积极参与的几户大多是不愿意让仅有的男性进入山中远行,因为打猎经常要在山中追寻数日,而且野兽凶猛,很可能遇到危险。
所以还不如在家吃的少一点,安全一些。
而且经过询问,发现打猎的队组织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几家老猎人领着壮劳力分批次进山,妇人们修补工具和缝制皮毛,他们也不愿意传授技能给比较手生的人。
总体上,分工合作比较原始,导致一些家不擅于打猎或者处理皮毛手艺不精,还会遭到排挤批评。
童远问耿清:“叔郎,你觉得这种情况怎么优化比较好?”
耿清跟着童远询问一圈下来发现问题并不在于这几户怠惰,而是有具体情况。他没有太好的主意,只能回道:“如此看来还是要从那几家入手,让他们参与一些别的更安全的生产?”
童远想了想,笑道:“哎呀,吾一直想着分工怎么没有想到稍微增加他们的技能呢。叔郎提醒得太及时了。”
耿清还是一脸懵,不知是什么办法。童远说道:“既然打猎、制作皮毛门槛较高,何不开启教学培训?”
“这些有技能的户可以开展传帮带,以及每十日进行经验传授。如果教的好给他们或她们向上流动和擅于奖励,真做的有声望还可以在县里担任教员职务,展开不脱离生产的定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