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尺啊,你熟知天下的发展,这个真是你为大秦谋求福利的大事啊。”
水利的影响这个始皇帝是知道的,当年的郑国渠就是这样的矛盾下修成的,坏处就是拖延了大秦统一六国的时间表,好处就是大秦的土地上多了肥沃的良田,一举提升了国力,所以说运河必须要修,不但是为了战争运输,同时也是为了民生,除了增加良田外,运河调整水利上的功能也是绝对有他的好处的,不然恐怕杨广这个昏君的帽子戴的就太可惜了。
始皇帝听说了这个笑话后更是有感慨,自己大约也是和杨广一样,被人骂做暴君吗?不过他这个暴君修筑的长城,却为以后诸多的皇帝抵抗异族的侵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此之后便有了汉朝可以吹嘘的资本了,不过也是当时汉朝确实很牛,尤其是对外方面说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话来,也让外族大大减少了对我大汉的窥伺!”
始皇帝喃喃的低语,这句话如同惊雷般的打中了他的心。
这句话这是让他深有同感,想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为后世的子孙做出如此有力的事情,那次啊不负自己作为始皇帝的壮举。
“陛下,汉朝如此的强盛依然不是最强大,咱们大秦的整个国土面积有记录的大约是340万平方公里,陛下这个是后世的一个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汉朝最大的面积是610万平方公里,所以从国土面积上看,大汉强过了咱们大秦,不过这个是前世,都是过去了,咱们这一辈子一定会超过他们。”
大汉过后基本上就是三国了,这个可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过这个时代虽然是内战不休,但是陛下不要被这个迷住了眼睛,这个时期三国虽然之间不断的战争,但是对外从来不手软。
单单从三国的面积上来看不比汉朝那个时候小多少。
可惜的是柴尺虽然历史和好,但是那也只是学的很好,毕竟他不是说书的人,不懂那里很多的说书的技巧,即便是如此,也让始皇帝领略了三国时候的风采。
不过三国的历史,大多都是内战,所以对于柴尺来讲一讲名将的风采也就完了,至于杀伤多少那可都是损失的中州自己的战力。
“来人啊,掌灯,送些吃得来,爱卿你接着说,咱们说到公孙瓒白马义从斩杀刘虞威震塞外了,这个公孙瓒还真是少有的良将啊!”
公孙瓒字伯圭为刘宽门生,辽西令支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
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光和年间,边章、韩遂叛乱,朝廷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统帅此三千骑兵。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人张纯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属国的城市。公孙瓒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叛贼,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此时,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又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此后的五六年间,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不断。
中平五年,公孙瓒与张纯、丘力居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张纯等大败,张纯于是抛下妻儿逃入鲜卑境内。公孙瓒继续追击,由于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士溃,士卒死伤大半。丘力居军也粮尽疲乏,远走柳城。朝廷诏拜公孙瓒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领属国长史。公孙瓒于是统领兵马,守护边境。每次一听到敌人来袭,公孙瓒马上声疾色厉,作战时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从此乌桓都害怕公孙瓒的勇猛,不敢再来进犯。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其实白话三国中许多人都有了很大的误解,对于很多英雄人物都淡忘了,其实不然当时许多人物都有着抗击外族的史料。
柴尺这里就说了几个人物,单单公孙瓒打乌桓就已经让人热血沸腾了,后来曹操又亲征,以后又让马家镇守西凉,这些都是抗击匈奴的表现。
为什么当时中原打的非常的热闹,作为小说中五虎上将的马超始终找不到影子呢?就是他始终在抗击着匈奴,不过在当时叫做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