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小兵 > 第三十六章 刘县令有求

第三十六章 刘县令有求(2 / 2)

杜修明走到大门口,开门一看,只见外面停了一定绿呢轿子,并没有什么差役跟随,只有几个穿着便服的护卫,敲门的是一名师爷。杜修明忙是赔不是,道:“不好意思,我刚才在练功,开门晚了一些,还请见谅。”

“小兄弟,无妨的,你是余老英雄什么人啊?”

“我跟着余老英雄学功夫。”杜修明回到,这门外的人可是怀柔县的父母官,这些人有求于余水成,杜修明自然要抬高一点自己的身份,以便将来结识一番。

“原来是余老英雄的徒弟,失敬失敬、”那师爷递过来帖子,道:“这是我们老爷的帖子,请小兄弟转告余老英雄,说本县县令有要事相商,而且是急事。”

“好嘞,您稍等!”杜修明转身来到了余水成这里,将拜门帖子递了上去,余水成也十分吃惊,这地方官怎么会主动拜访一个武官的家里呢?

就算不怕别人栽赃他一个勾结武官的罪,也怕那些读书人知道之后编排故事。仕林,特别是地方上的仕林,对武官和兵将的看法更有偏见。一旦地方官在武官面前低头,那些读书人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要大喊大叫,编排故事。

余水成知道当下的怀柔县县令,不是乱来的人,慎重起见,还是让他进来了。刘汇和师爷到了书房,杜修明接着这个机会,默默站在一旁听着。一阵寒暄之后,刘县令道出了来这里的目的:“余老前辈,晚生知道你在军中,颇有威望。眼下有一件关乎怀柔全县百姓的事情,晚生不得不请你帮忙。”

余水成不说话,刘县令旁边的那师爷,接着道:“昌平乃是州,凡设州者,皆为重镇。昌平既是京师门户,也是京师运兵运粮给北方的要道。故而自永乐以来,便有在昌平诸县屯放军粮之例。”

“而今年遭了旱灾,刘县令为了救百姓,就瞒着上面,将一些军粮给赈灾了。可 鞑靼人来了几次,朝廷在北边用兵用得频繁,急着筹措军粮运上去。刘县令拆了东墙补西墙,还差两千石的缺口,实在补不齐。”

余水成听了这话之后,脸色缓和了些,道:“原来是这件事情,刘县令为了救民而缺粮,余某应当帮忙。只不过,余某家里虽然殷实一些,但地不过五顷,今年也都歉收了。租子收不上来,家里的余粮也不多,实在爱莫能助。”

刘汇忙是摆手道:“哪儿能让余老英雄出粮食,晚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让余老英雄出面给北边的兄弟们说说。这粮食暂缓些时日,先将有的送过去,以后慢慢补齐这两千石。若是余老不说,本县将粮食送过去,就只能当刀下亡魂了。”

杜修明听明白了,原来是这刘汇要亲自押送军粮,可惜少了两千石。军粮少了,这还了得,自然是用头来换了。本来军粮不止缺这点数的,刘汇想了很多办法,求爷爷告奶奶,又将县衙的粮食挪过去,可还是凑不齐。这件事情,关乎刘汇自己的项上人头。

却不料,余水成眉头一皱:“眼下要入冬了,军粮却有这么大的缺口,这可不是余某一句话说得清楚的。你怕死,戍边的将士难道就不怕?死在鞑靼人的刀下,好歹有朝廷抚恤,可要是冻死饿死,那就是白死了。这粮食的缺口,余某可以拿出家中的存粮给你,但绝不会为你求情。”

刘汇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道:“余老英雄,这粮食我可以拼命去凑,但各县都缺粮食,我总不能跑到京师去借。我想法是,请求余老英雄给他们写一封信,由怀柔县借一笔粮食,来年照息还回去,如何?”喜欢回到明朝当小兵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回到明朝当小兵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