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庙外面,杜修明黑着脸,心说自己似乎低估了这地方。这河伯所刘副使不要钱,偏要谈什么倭寇的事情,看来也低估了他。
杜修明倒不怕什么陷阱,便带杨弘一起进了河伯庙。到了内舍,刘副使叫旁人都散去,带杜修明到了里面。
只见床边摆着小桌,小桌上的案板摆着一条生鱼,旁边放着一小碟酱油,另外又有一撮湿的茶叶。
刘副使并未说话,先是将生鱼切片,在酱油碟里沾了沾,再将茶叶裹在鱼片里,塞入嘴中。
杨弘见了,不由得吃惊:“少爷,这是什么吃法,我真是没见过,这么吃生的,难道不会肚子疼?”
杜修明却并不感到奇怪:“这是倭寇的吃法,倭寇就喜欢吃生的,这叫刺身,这位刘副使,身份不简单啊。”
刘副使两只眼睛都放出光来:“这位公子,见识卓著,竟然能知道在下这吃法的来源。唔,实不相瞒,在下大概是你们说的倭寇。”
杨弘闻言,迅速挡在杜修明面前,作警惕状。
刘副使却摇头道:“无须紧张,在下并非倭寇。只是与你们说的倭寇来自同一个地方。”
看刘副使的神情,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他娓娓道来:“去年,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在宁波争贡,造成倭乱,大明战死不少军民。事后撤销闽、浙市舶司,只留广东,断绝与东瀛来往,我也回不去家了。”
杨弘冷哼一声道:“可笑,尔等蛮夷,好好在家待着不行吗?非得跑到大明来做什么生意。做生意也不老实,还要四处烧杀抢掠,你们不早天谴,老天爷就是不开眼。”
刘副使闭着眼睛,甘愿忍受杨弘的唾骂,等他骂完,刘副使才一句一句回道:“那些是倭寇,他们在大明烧杀抢掠,在我的家乡,同样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杜修明忽然想了起来,这个时候的东瀛正处于历史上的战国时代,也就是各种大小村长相互械斗。正因为如此,才导致那东瀛岛上盗匪丛生,不少小家族被迫成为倭寇,到大明劫掠。
那些大家族,更是把持着与大明的朝贡贸易,时不时劫掠一把大的。大明发现之后,彻底语气断绝贸易。可东瀛的日用、药品都仰仗在大明进口,这断绝贸易之后,那些大家族也只好加入倭寇。
说到底,倭寇的兴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大明国力渐弱,海防渐松。另一方面,也是东瀛那边实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进一步是死,退一步也是死,反正是一条命,还不如到大明来掠夺一把,发个横财。
当然,那些来大明贸易的人里,也有些并不是倭寇的,相对来说是良民。这个刘副使,应当就是这种人了。
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当上了河伯所副使。河伯所副使是吏不是官,只要有钱,买也是买得到的,而且并不违反朝廷律令。
像刘副使这种需要课税的小吏,都是当成生意做。因为他要的渔税,不可能一次交齐。那就得有些资金垫钱,然后他再上上下下赚出本利。
去年那场惨胜,杜修明有所耳闻。似乎正是那一场惨胜,才让杨廷和重视起了江浙的海防,早早地计划让杜修明来了。
看来还真是有缘啊,杜修明也坐了下来,问道:“刘副使,那你的意思是什么?你若想回家,找我可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