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修明听了这话,心道果不其然,还好自己没有继续逼迫江家。江家从官军到布政司,再到倭寇和他们自己养的死士,不知已有了多少人手。
而杜修明这边,许庭光和俞谏对江浙官军的管控能力都有限,一旦事发,而布政司、巡抚又分居两地,到时候能不能调动官军平叛都不知道。江家要是肯拼命,鹿死谁手都未可知。
即便是现在,只要江家拼命,仍微有胜算。而杜修明却并未追究下去了,这让江家开始犹豫。官场上,杜修明的举动,更是悄然改变了那些内线的想法。江家一拳打在空气上,反而是自己要内伤了。
这时许庭光又道:“本官后来才知道,是俞谏和你一起杀的倭寇,那他必是被别人诬陷的。贤弟啊,当前江浙,盐务并非是第一要务,军务才是。你奉旨筹建水师,又是军户出身,那对本省的军务自有过问之权。”
杜修明听出意思来了,问道:“中丞的意思是,让下官去协助俞大人整顿军务?”
许庭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并非是表面的整顿,而是要下决心,从里到外整顿。你可知私盐官盐三七分,谁获利最大?正是这三十万军户。当然,说的是那些将领。”
杜修明沉吟一下,这和自己的计划倒是不谋而合。江浙要想富起来,那就得面向海洋。海洋之中,不止有盐,还有成千上万的海货,更有海外那么多的人口、贸易。
等真从海外赚到钱了,那这点盐税,算的了什么?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可要出海,就得剿倭。剿倭当然要筹建水师,当然要花钱,可现在江浙有三十万军户,能战之士,却不足八万。正因为兵少,才处处是漏洞,让倭寇来回击穿。
要练一支能征善战的官军,光花钱可不够。整顿军务,确实是当务之急。
杜修明稍加思考,便道:“中丞,军务的事情,下官会过问的。眼前,下官倒想收拾一下运司同知那个不懂事的杜预成,先把盐务照常运转着,不亏了朝廷的岁入再说。”
许庭光似乎放心下来了:“盐务上的事情,你问刚才那些人,他们敢不听话,你收拾就行,不用再问本官。官场上的事情,你问黄大人。黄大人身为杭州知府,上下都通透。剩下的事情嘛,贤弟乃是高才。”
杜修明迟疑一下,道:“许大人这话,似乎是不日要离开江浙?”
许庭光点头道:“应天府都督杨一清到任,我岂能不去见一见?这一去,怕是又要个把月。”
提到杨一清,杜修明想起了些什么。先前在家时,还听说有个老朋友要到江浙任知府,但现在也没消息。
“中丞,你可认得杨慎?”
“杨用修,自然认得。原本朝廷想让他任杭州知府,可杨大才子,乃是阁老之子,到了这里,大家都不好办事。好在杨用修不愿来杭州,便改任在太湖岸边了。”许庭光笑道:“你很快就能认识了,他便是湖州知州。”
“那便太好了!”
喜欢回到明朝当小兵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回到明朝当小兵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