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小兵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安置更难

第四百一十五章 安置更难(2 / 2)

如此有了循环,官府再补贴一些,这十万百姓的日子,便有了盼头。房子造好之后,便能种下玉米,在入冬之前,还能收获一轮。这些玉米,杜修明会高价收购。

外面在清点人数,杜修明、杨慎、唐胜、黄升等人,外加盐八家这些商人,都是聚在房子里面。

杜修明开口道:“待安顿好这些百姓之后,诸位的子孙,本官会照顾一二。现在还需议一件事,这些百姓都不是泥瓦匠,让他们自己造房子,越简单越好,诸位议一议吧。”

黄升好像是早有准备,递过来一卷画道:“杜大人,下官以为可以这样。可连排成屋,如此两栋屋,就可节省一面墙。一排十栋,配两排茅房。每一栋房子里,四间房,厨房、内房、杂屋和堂屋,带前后院。”

众人都是围了上来,看到黄升的画卷,颇为不解:“黄大人,这十万人都在湖州,就算将来有了赋税,也是人家杨大人的,你费这么多心思做什么?”

黄升抚掌一笑:“可不止这点心思,本官还出种子、农具,还从杭州找了不少工匠,打算传授这些难民一技之长。”

其他人更加奇怪了,疑惑道:“黄大人,开个玩笑,你这是有点狗拿耗子了。你出力出钱,图什么啊?”

黄升也不卖关子了,回到:“本官所图很简单,这些盐碱地、石头山可不是一小块地方,江浙这么多地方都有。本官只想杜大人在许中丞面前说个情,让他把整个江浙的犯人交给我。”

“化腐朽为神奇,黄大人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若真能把江浙的废地全都变成了良田,那千秋万代,都要颂扬黄大人的功劳。”

“嘿嘿,千秋万代留个名字就不错了。”黄升又道:“杜大人,还有一事。你说的那种玉米,可否先在杭州试种?”

“唔,两件事,我都答应你。”杜修明拍板下来了:“房子的事,还请黄大人上上心。”

江浙难得的出现一次团结,杭州、湖州官府,再加上盐八家,都将心用在了安顿难民的事情之上。他们或为名、或为利,但不得不说,这种团结的力量,给这件事带来极大的推力。

统计人数之后,唐胜前来禀报:“杜大人,这十万百姓,路上便死了五六千人,到岸的人,现在还有九万四千多人。其中男子占了大半,妇孺只有两三万人,路上死的,也多是妇孺。”

杜修明点点头,唐胜继续道:“肯进军营的,有不到两万人,还有一些想进,但太瘦弱了,没人他们进。这两万人,很少有拖家带口的。剩下的六万多人,拖家带口的多。”

听了这个,杜修明还是有些头大,那进军营的两万人,自然好管理。可这剩下的六万,每个屯垦地就得安置近八千人,难度略有些大。可这块难啃的骨头,既然到了嘴边,就是牙碎了,也得啃下去。

杜修明回到:“拖家带口好啊,传令下去。屯垦的地方,只要男子不要妇孺,妇孺先留在此地,再找块地方,开办工坊。小孩组织起来,教他们读书写字,让他们先把官话学了再说。”

喜欢回到明朝当小兵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回到明朝当小兵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