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礼部,相当于综合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等职能。在科举制度未实施之前,礼部的职能只仅限于外交,祭祀、宴餐、以及制定各种礼仪。此时的礼部尚书裴宪、侍郎淳于定以及员外郎、侍中等人都忙得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裴宪除了要负责安排考场,分配监考人员,以及考题的编辑等诸多事宜。伴随着科考的兴起,弊案也随之而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就这样应运而生。
此次整个秦国报名参加秀才应试的人员达到七千八百余人,在叶不凡当初的预想中,此次参与科考的人应该不会超过一千人,因为秦国各地三学学子仅三万余人,不足秦国总人口的千之分三,其中能达到秀才水平的人不足三分之一,再加上西州、海州由于路途遥远,根本来不及参加。科举制度必竟是第一次,大多数人应该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往后第二届甚至第三届能打开局面就不错了。
事实上,叶不凡错了。在晋国,特别是那些寒窗苦读十余年,既有显赫的家世,也无得力的大臣、世家举荐,做官无望,衣食无着的寒士们,为了这一次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赶这次独木桥。身在晋国庇护在各大世族门下的寒士,纷纷自谋前程。而且身在北方各大世族子弟也积极参加。
这样以来,也就人满为患了,七千八百余名学子应试,只录取其中五百人,录取率仅不足百分之七,远不及后世高考升学率。这样小的录取率,竟争压力可想而知。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聪明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也是千年来中国人的通病。当然,这个时代,远没有后世那种层出不穷的作弊手段,但是只要有人,就为有办法!
颍川庾岂攵与裴宪是至交好友,庾岂攵有一房妾室,姓杨,寒门出身,她有一个弟弟,杨亮,年方十六,才思普通,学识平平,当她听到科举应该合格后,不仅可以做官,还要骑马游街,甚为荣耀。她就动了让弟弟参与科考的心思,但是后来知道录取率极低,唯恐自己的弟弟考不上,就想走后门拖关系。
作为庾岂攵妾室,自然知道自家老爷与当朝礼部尚书,科考的总负责人关系匪浅,就在庾岂攵吹起了枕边风。这枕边风一吹,庾岂攵耐不住杨氏的软磨硬泡,只好点头同意了。
庾岂攵携带重礼,来到裴宪的府上。庾岂攵并没有见到裴宪,只是将亲手书写的书信留下,而且把礼物留下来。
这件事并没有定下结论,但是庾岂攵回去拍胸脯向小妾杨氏保证。事情办成了。杨亮此人虽然学识才智平庸,但是杨亮却年少轻狂,浮薄寡虑,这类人不得志则矣,一得志就妄呼所以。科考还没有开始,其他人都在复习功课的情况下,他却纵酒狂歌,声言这次科举,他必高中。
有道是,说着无意,听着无心。这事竟然被一个锦衣卫的密探无意间听到了,这个密探就主动上前套杨亮的话,杨亮并不知人心险恶,反而把此事的原本始末一五一十的吹虚起来。锦衣卫密探当既立断,把杨亮控制起来,然后把事情汇报上去。
锦衣卫有直达天听的特权,一来二去,竟然被叶不凡知道了。叶不凡气得发拌,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叶不凡下令锦衣卫彻查此事,叶天为了在叶不凡面前得到一个好印象,争取入军职,所以干起来也不遗余力。
不查则矣,一查简直吓了一跳,礼部之下专门负责科举的仪制司左使潘振,右评事张朴,员外郎陆庆丰等人均暗中收受贿赂。
叶不凡气得不轻,把裴宪叫到德政殿来,劈头盖脸的痛骂了一顿。裴宪此时还不知道事情的因由,他也被叶不凡骂愣了。叶不凡见他还愣在当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出来,叶不凡抓起案头的蓝田玉镇纸,当作暗器,向裴宪砸去。
裴宪也不敢躲,一下子被叶不凡正中面门,叶不凡是马上皇帝,一身功夫早已出神入化,别说裴宪一介文人,就算是北宫纯、杜曾这样的悍将,面对叶不凡也不敢有丝毫大意。这下倒好,裴宪当既被砸得鲜血横流!
看着裴宪如同厉鬼的凄惨样子,叶不凡有点与心不忍了,他细目圆瞪,别看叶不凡平时嘻嘻哈哈没个正形,但是他严肃起来的时候,那种久居上位的威势,就算是裴宪也不敢抗拒。
叶不凡怒道:“景思,你可知罪!”
裴宪也是一个外肉内刚的性格,被叶不凡乱骂一痛,泥人还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一个人,他的头一拧,慷慨道:“臣,不知何罪冒犯陛下!”
“哼!”叶不凡冷哼一声,随即回到案边,把案的卷宗狠狠的扔到裴宪脸上。
裴宪越看越心惊,叶不凡骂他,打他,他倒不怕,因为他没有做错什么,叶不凡也不是一个嗜血好杀的人,但是他负责的科考大事,居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他还真怕了。裴宪知道这个皇上,他最讨厌的是贪污受贿的官员。年初时,河北道转运使冀福中饱私囊,贪污公粮,被叶不凡一怒之下,判了一个五马分尸,现在自己居然出现了这样的事,不仅收受了五百两黄金,而且下属还有多人参与受贿。裴宪吓得魂不凡魄散,晃若呆鸡。
叶不凡恨铁不成钢的咬牙道:“景思!你也是跟随朕的元老了,你怎么能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来!”
裴宪跪在地上,冷汗直流,他擦了一把额头汗水道:“臣受教,臣知错,臣,…
叶不凡摆手道:“你甭给朕穷白活,你朕知道你毫不知情,但是你不知情,难道就没有罪吗?”
裴宪道:“臣有罪!”
叶不凡摩挲面颊,细目微合,沉声道:“我现在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做,不知你是否愿意呢?”
裴宪道:“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叶不凡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所谓的科举考试,不过是一个过场,是朕为了收服天下寒门仕子的一个手段。之所以放科举法令,一方面是为了给寒门士子一条出路,另一方面嘛……朕不想将来在秦国,出现琅邪王氏那样的世族,来控制或者干扰朝政。现在无论是卢氏、还是叶氏,包括诸葛氏都有大量的子弟参加科考,就算是他们都是凭借真本事考中榜首,难免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朕也不得不承认,论学识,那些世家子弟确实有一些真才实学的人,但是如果他们都高中了,反而那些寒门仕子大多数都没有中,他们会传出更加不利与朕的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