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平的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已经掉进了钱博平给他下的套里,还像暴发户一样乐滋滋的四处炫耀呢。从他的角度看,一公里3000万的修筑价,那是可以让他大赚特赚的。这几乎就相当于在荒山野岭上修筑高等级国家级公路标准了,而且,路段还是自己去挑的,对方完全没有搞名堂,这让他做梦都笑醒了好几回。
可是,刚刚过了一个月,他就发现不对劲了,感觉自己好像要出事了。首先,他的工人不达标,从施工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收到不断送来的“施工不合格”“工程不规范”“砂石不合格”“路面基础不达标”等各种通知单。其次,说是五百米的距离,看上去也不长,可一个月下来,磕磕绊绊的完成路段还不到一百米,而给的时间只有三个月,照此下去,三个月根本完不成这个工程。
如果仅仅是如此,姓平的也还可以去找发包方商量,要求降低些许不重要地方的质量标准和增加工期时间,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就算是发包方同意他的要求,他在这个工程项目里还是有麻烦,现在核算下来,他不仅赚不到钱,怕是还要赔钱,而且还会引发多起采购合同纠纷,那些合同纠纷他还都赢不了官司。
在与钱博平签署筑路合同的时候,钱博平是把关于修路的所有标准都告知了对方,至于承包方如何达到标准,他一概不管,比如说,如何采购砂石,采购水泥,采购铺路用的碎石等等,都由姓平的自己去弄,你不愿意弄也行,这边可以供应,价格一律按照发包方与修路材料供应商洽谈好的水平执行,一分钱不赚。
修筑公路,原材料这一块是最容易出毛病,也是工程队最容易糊弄人和捞钱的地方。老平在恳谈会上发难,看重的也是这个,当老平按原来的套路去采购后,运到现场的砂石碎石,至少有一大半是不合格的。就连找人搞回来的便宜水泥也被监理单位检测出不合格,更别提最后的路面铺设的改性沥青了,全都不合格。
不合格的原材料肯定要退换,于是,必然与供应商发生矛盾,原来“拐子”“老哥”叫的火热,现在都恨不得打上门去,仅仅来回折腾的损失,就超过了正常价格的一倍多,还特么怎么去捞钱啊?有的供应商负担不起,干脆不给货了。
现代筑路为什么要用大型联合施工设备呢?第一个目的就是保证质量,第二个目的是提高效率,使用大型联合施工作业,相对来说,单位消耗是最低的,很少有浪费,而且整个路面前后一致,一次完工后,路面平坦,非常漂亮。尤其是大范围施工的路段,没有这种设备是不行的,比如,高等级高速公路,还像过去那样靠人工一小块一小块的干是肯定不行的。曾几何时,一条300多公里长的简易高速,就是靠这样蚂蚁啃骨头的修了六年多,而现在,同样条件和距离的高等级高速公路的修筑时间最多一年半,靠的是什么?就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科技。
而老平不懂得现代施工的特点,他没有那样的设备,只能大量雇人,靠人工一点点的弄,这还是在县城里修普通的市区道路,要是修高速公路,或者是城区超宽马路,这种筑路方式根本没有可能通过监理的审核,也没有可能中标。
老平能够拿下这一段工程,本身也是一个特例,按照辰全集团的运作程序,对外发包那是要用招投标的形式的,像这样的“开后门”还是钱博平特别在公司业务会上做了说明,阐述了“这不是一个工程发包,是我们进入当地后要做的一次必要的公关行动”。说白了,钱博平就是用这个失败的例子把当地人的一些希冀彻底的打掉,让当地人,尤其是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彻底死心,不这样做,后面连绵不断的综合项目投资怎么办?如果没个工程都被当地势力干扰,挑刺,那事情就别干了,干了也是白干,这在一些地区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是有惨痛教训的。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地方成功,有的地方失败?都说要为前来的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条件,最好的政策,最好的环境,各种宣传资料满天飞,可是看看效果,各地是参差不齐。有的人说是投资商的为人决定投资效果,有的说是某些关键位置上的干部决定当地投资效果,实际上,都对,也都不全面。真正制约一个地方的招商引资,最关键的是当地的民风,是当地人对一些企图占投资商便宜人的合理合法的遏制。一个广义上的优惠环境远比给个几年税务优惠强得多,任何一个投资商都不会就为了那二三年的少缴税费前来投资,那种优惠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人家看重的要么是当地的资源,要么是当地的便利,没有其他。
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都不是凭空就出现的,对民风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企业,测算产出效益后,只要利润空间够大,都会以牺牲部分利益来变相的去适应当地,而想钱博平这样的,则是更高级一些,他们要在当地,在新的认识领域里,为当地人指点指点,告诉当地人,你们原来玩的那一套不行了,过时了。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姓平的自不量力,冒出头来想搞事,那不整你整谁啊?
老平一看事情不好,心里就开始琢磨歪门邪道了。工程合同签订后,钱博平第一时间就将工程款打入到了老平的工程队账号上,老平还认为对方年轻,压根不知道工程款是要在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打入一部分,结束检测合格后再打一部分,而且还会留个尾巴,以防在保质期内的工程瑕疵。而老平再与那些供应商签合同的时候还是按照老规矩,扣着不给。此时,那笔工程款还放在账上没有动。
如果老平就此认输,事情也不大,按照合同赔点钱,没有钱,宣布破产,当当老赖都行,再找找熟人说和说和,低头认错,这事情钱博平也不是不能揭过去,也许还能是个大家一笑泯恩仇的结局。可是,老平这种人是不会那样想的,他要是有那样的觉悟和智慧,就不去当那个出头鸟了,到了现在,他想携款潜逃。
问题是,当下的金融监管是何其严格啊?那笔款子每动一笔都会被监控,不合理的转账根本无法实现,一个修路的工程队,能向饲料加工厂划款吗?所以,老平必须挖空心思,必须要与上下游的一些企业联手。比如,他要向河沙场划款,然后再从河沙场那边拿回现金。那河沙场这样的企业哪里来的现金?如何可以轻易的转账和提现呢?这就是社会资金运作的一个特殊规律,就是,越是临近底端的行业,越是雇佣人工多的企业,其提取现金和向私人转账的比例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