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气氛有些诡谲。
自内阁传出消息,陛下那边教百官商议解决房县百姓困难的事宜,一时惹得许多大员旗鼓不定。
因为……陛下性情大变啊!
以往,一般而言,遇到事情的时候,陛下多会与内阁或六部九卿仔细商议。
可此一番呢?
却是将自己摘了出去,将问题抛给了文武百官,自己却浑然不顾,乃至于过了一日之后……再度辍朝。
明摆着身体没什么异样,也没什么不豫,就是不早朝?
这……哪里还是个明君?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教陛下突然大变?”
“诸位以为,此事的背后……是否与科举改制有关?”
“嗯?这事……”
许多人心惊胆战。
对于科举改制的事情,当朝有太多人的反对了。
先前,陛下对此事的态度大抵是不管不顾,不支持改制,也不反对。
现在呢?
这态度,明显有疏离百官的意味啊!
那是不是说,陛下那边有意偏向于科举改制了呢?
再者,抛却那科举改制,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是天下的物价开始暴涨了,万千百姓即将遭难。
在这等关键时刻,陛下不管不顾,是……不在乎天下百姓的生死了吗?
亦或者说……眼中只有那房县的百姓?
没道理的!
“诸位……房县的事情,应如何解决啊?”有人开口。
而后便是一阵沉寂。
这事,表面上看很简单,可真要解决起来,却又十分的棘手。
物价疯涨,百姓贫苦。
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听闻内阁那边提及了青苗法……”
“王安石这法子明显有太多的缺漏,行不通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试试……市易法?”
“咦,这事……倒是可以考虑!”
许多人沉思起来。
所谓的市易法主要解决的是一个货物的供给问题。
如物品的量大,价格相对便宜,朝廷这边便可动用一定个的银两收购,待得市场短缺的时候再卖出。
将此法套到房县那边,便可比较京城与房县物品的价格偏差。
如某种物品在京城相对便宜,那就运送至房县,如此,岂不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县那边物品的价格,变向解决了百姓的困难?
“不错,除了运力方面有些问题,这法子倒也算是精妙。”有人点头表示认同。
转来翌日,早朝。
弘治皇帝仍旧没有出现,倒是太子朱厚照走了个过场,最后将一些大员提出的法子上报弘治皇帝。
“太子,你以为如何?”弘治皇帝问。
“这……”
朱厚照略微想了想,道:“有些勉强的法子,没有通行性!”
运送京城这边相对廉价的物品至房县,即便刨除运力的因素,按照这个思路……难不成京城还能将物品运送至大明四方吗?
所以,这法子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房县的问题,却不具有普遍性。
“是啊……”
许久后,弘治皇帝叹息:“所以,这几日朕才四处走走,看看,越看越是觉得这科举制啊,于朝廷,于江山社稷而言,就如同那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