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欧皇崛起 > 第1084章 语言问题和留学计划

第1084章 语言问题和留学计划(1 / 2)

当然,马林想提的建议不止人口置换融合,其实还有教育问题。而且,这才是核心。比如,在日德兰半岛,马林就让教会创办教会学校,免费让当地孩子入学,教当地丹麦人小孩学德语。同时,暗中打压那些想开办丹麦语学校的人。

不过,那些有文化的丹麦人多半被马林给清理出去,让他们跟着丹麦国王汉斯走了。因此,当地没啥文人愿意开办什么丹麦语学校。最关键的是,人家教会开办的德语学校不要钱,你办一个收费的丹麦语学校,根本没法竞争。

另外,在颁布公文的时候,马林一律用德语下达。但考虑到当地人不懂德语,所以一般让那些既懂得德语,又会丹麦语的传教士,讲解给丹麦人听。这些同时懂得德语和丹麦语的传教士,主要来自石勒苏益格省。这里是德意志人跟丹麦人混居的地区,所以传教士往往两种语言都会。不然,怎么拯救(忽悠)这些迷途的羔羊?

等到几代以后,上过教会德语学校的人多了,大家就会慢慢习惯使用德语。然后,丹麦语就会成为方言。虽然存在,但退化成了所谓的“土话”。大家都认可了主流文化,就不会有什么叛乱的事情发生了。

马林原本也打算建议爱德华培养一批既会讲英语,又懂得苏格兰语的传教士,在苏格兰也推广英语教会学校的。可是,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

为啥?因为就算他提出了建议,爱德华也不会执行的。主要是,爱德华没钱在全苏格兰推广英语免费教育啊。要知道,搞教育是要投入的。爱德华可没马林有钱,这个建议说了也等于白说。

当然,马林还是提出了删减版的建议——他建议,让爱德华在全苏格兰教会推广英语学习。具体办法就是,让苏格兰的年轻教士,都公费去英格兰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留学,学习英文。而他们回国后,也有教当地孩子学英文的义务……

眼下,除了马林之前建议爱德华设立的伦敦政法大学是专门培养行政人才的之外,此前英国唯二的两所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其实都是以神学为主题,掺杂一些哲学、经理类和法律类专业的古典大学。

爱德华可以找英格兰教会化缘,让他们赞助苏格兰的年轻教士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入学学习神学,免试入学,教他们学习英国文化,并拉拢他们成为英国的代言人……

这种手段在后世也很常见,比如,很多去美国留学的文科类学生,就特么被老美深刻地影响了。然后,回国后各种不适应,觉得祖国哪里都不好,而老美的东西全是真理……

因此,上辈子马林对于去美国留学过的留学生,有两个观点——理工科没问题,都是去学技术的。至于文科,就不好讲了。可能,留学几年后,回来的不是一个愿意帮助祖国强大的人,而是一个百般嫌弃祖国的人。满嘴的英文,别人跟他想法不一样就觉得别人思想落后野蛮……当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也确实不少……

还有就是,美国的文科教育,其实也没那么吓人。据留学过美国的前辈说过,在美国,除了科学类专业比较公平外,像哈佛、宾大沃顿商学院等文科为主的一流大学,进去上学的其实多半都是二流货色。主要是权贵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他们也不是去上学的,而是去拓展人脉关系的。之所以说他们是二流学生,是说他们的天资不是最好的。但是,在权贵和富豪子弟中却是顶尖的。所以,勉强能算二流。

这些人天资还不错,加上背景雄厚,再混个哈佛等顶级文凭,未来的路会非常顺畅。所以说,不是哈佛等名校容易出总统等政要,而是特么的他们进去前本身就起点极高了。有背景,有智商,再加上同学都是一群同样背景的未来精英。因此,出总统等政要的几率自然大了。

甚至,很多富豪家族,往往很乐意捐钱给哈佛,成为赞助人。为何?因为拥有了这样的身份后,就算儿子是学渣,只要捐的钱足够,照样能上哈佛。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需要傻不拉唧地去考试入学。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