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后,杨梦阑便全身心投入了杂志版面的最终修改工作中,同时宋菱那边婚纱的设计也在进行着。 除去这些,服装品牌的夏季新款准备也该提上日程了,好在北京有王晓鸥她们,不至于让杨梦阑像在杭州一样忙的晕头转向。
杨梦阑和王晓鸥她们开了最后一次关于杭州专刊的会议,而后就将排版方案定下来,也就是说,可以正式拿去印刷出版了。
方案落定,也算是解决了杨梦阑心头一桩大事。
杂志售卖的那天,刚好赶上杭州那边设计师集成店正式建成,这事在服装行业还是引起了很大轰动的,热度一时居高不下,而由于时尚杂志的名气,专刊再一次扩大了这件事的影响力,许多国内设计师慕名而去,在国内更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行业改革”风潮。
对于上面的表扬和鼓励,孟庆宇也没把功劳全揽在自己一人身上,在媒体发布会上,还特意提起并感谢了杨梦阑的建议。
媒体们知道她感谢的人是时尚杂志的总编之后,便写了许多关于“企业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影响”的文章,引发了大众对媒体公知社会责任心的讨论,讨论热度最高的,便是杨梦阑创办的时尚杂志。
时尚杂志的热度上来后,不少其他的小报杂志也想效仿,这其中就有名媛杂志在内,他们纷纷也去报导杭州女装业的改革,可惜“肉”已经被人吃了,后来的只能喝汤。
因为这期专刊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也帮助杭州女装业引起了上面的极大关注,所以没过多久,国家还有一部分服装业专项发展资金批下来,用于鼓励年轻的设计师们。
杨梦阑也因此,获得了千禧年度十位“杰出企业家”之一的奖项,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因为媒体宣传度高,所以杨梦阑也在杂志发行不久后,就受到了人民日报的表扬,这在娱乐媒体行业里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许多“军嫂”身份不方便的领域,也给了杨梦阑很大的宽容度。
知道这件事后,除了骆明忠,第一个打电话来庆贺的人就是荣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