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和帝诸子中,最有机会问鼎储君之位的便是淳王与静王。
抛去恩情与成见,在祝嵘眼中,淳王为人宽厚仁德,同时也不乏为君者应有的睿智与果敢。
而静王虽在德行上不如淳王,却也颇具才干,做事杀伐决断,胆魄过人。
可以说,淳王与静王皆有帝王之才,但相比淳王,静王为人太过敏感多疑,对手底下的人也十分刻薄寡恩。
这些年间,祝嵘眼看着静王身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如今算起来,他竟是“追随”在静王身边最久的人,也是可笑。
不论是出于个人心愿,还是为大夏的江山社稷考虑,祝嵘都认为应该由淳王来做大夏未来的君王。
可他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宦官,根本无力左右朝局,决定将来究竟由谁主掌大夏江山。
他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他所能的帮助淳王殿下。
祝嵘请淳王派来给他捎话的人,回去回了淳王的话,就说他不愿出宫,他要留在陛下身边,帮淳王殿下留意宫中的大事小情。
此后,淳王又命人暗中来劝说过祝嵘多回,劝他听从淳王的安排,假死出宫,去过安逸的日子,但都被祝嵘果断回绝。
祝嵘为人本就聪明伶俐,在宫里磨砺这些年,又长进不少。
如今,无论是当差,还是与人结交往来,都很有分寸。
加之祝嵘人长得白净俊俏,模样十分讨人喜欢,因此人缘也颇好。
建和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卫准,就很看重祝嵘。
将原本做杂役的祝嵘,调入乾正殿,专门做端茶倒水的差事。
乾正殿是建和帝下朝后处理政务,以及与朝臣们议事的地方。
祝嵘趁进进出出端茶添水的工夫,能探听到不少有用的消息。
他甚至能趁无人之时,去偷看御案上的奏折。
而祝嵘暗中为淳王做的,并不只这些。
他还培养了一批可靠又能干的手下,安插在宫中各处。
全靠这些眼线,祝嵘对各宫的动向都了若指掌。
只要宫里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淳王,为淳王增添了不小的助益。
而祝嵘也因聪明机灵,还乖巧温顺,越发得到总管太监卫准的喜欢和信任,被卫准视作心腹。
由此,他才有机会得知一些这宫里更深的秘密。
其中一个就是有关于青芒草原上的一支部族,巫岚部的秘密。
当年,北狄违背了与大夏早年缔结的契约,暗地里动作不断,妄图蚕食吞并青芒草原。
建和帝怒而出兵讨伐北狄,为首的银甲军势如破竹,一路杀到了北狄的都城。
就在北狄都城即将被攻破之时,将士们却收到撤军的指令,被告知这场讨伐战到此已经结束。
选择在这种时候撤军,并非建和帝仁德,不愿对北狄赶尽杀绝。
而是因为北狄国君派人送去加急秘信,许了建和帝一个令他无法拒绝的好处,因此换得了北狄不亡国的结局。
世人皆知大夏国君痴迷于追求长生,遍寻天下方士,入宫为其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
大夏皇宫长日烟气缭绕,这些烟都是数十个炼丹炉,日夜不停的炼制丹药所冒出的烟灰。
北狄国君自然也知大夏国君痴迷于炼丹,想要长生不老,但并不知建和帝已经为此疯魔。
眼见兵临城下,国之将破,北狄国君只能赌一把,将之前葛胥部报与他的一个消息,透露给建和帝。
青芒草原上有个部族,唤作巫岚部,这巫岚部的女子,血液中天生带着一股香气。
饮用此血,可延年益寿,百病不侵。
北狄国君表示,愿为大夏国君效劳,将所有巫岚部的女子全都抓来,献与大夏国君。
消息送出去以后,北狄国君原本并未报多大希望,谁知快要攻入都城的夏军,竟然停止攻城,尽数撤走。
北狄没有亡国,但无辜的巫岚部却祸从天降,遭遇了灭族之灾。
此后,每隔三个月,就会有一批巫岚部少女,从北狄秘密被送去大夏皇宫。
少女们被安置在宫中一处偏僻的宫室,每日都会有专人来取少女们的鲜血,供建和帝饮用,以及炼制“仙丹”。
经过种种考验,被总管太监卫准认作心腹的祝嵘,被告知了这一秘密。
并且接手了盯着那些专门负责取血的人,每日取血的差事。
祝嵘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已经将自己的心,磨砺得冷硬不少,却依然见不得那些心狠手辣的太监,将少女纤细的手腕,割开放血的残忍画面。
每回开始取血,祝嵘总会避出去,但还是会有少女痛苦又绝望的哭泣声从里头传出来,扎进他耳里。
祝嵘实在不忍心,便私下里买来止痛药膏,送给那些巫岚部少女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