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永嘉帝心里已有一个中意的人选。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太子楚宥。
尚未下定决心的永嘉帝,将祝嵘叫到跟前,说了自己的打算。
祝嵘只道,自己定会尽心尽力,从旁协助太子殿下。
可永嘉帝的心思却仍有些摇摆不定。
眼下,萧太后已经因体内的慢性毒|药发作,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永嘉帝决定,只等萧太后一死,他便会立刻向萧家发难。
然而,永嘉帝却并无把握能一举将萧家铲除,不止如此,甚至有可能被萧家反将一军。
永嘉帝不愿楚宥看到他一旦落败,狼狈窘迫的样子,除此之外,也是为了楚宥的平安考虑,永嘉帝决定要将楚宥暂时送离皇宫,送出京都城,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以后,再接楚宥回来。
要寻个理由将楚宥送走并不难,难的是将楚宥送去哪里才最好。
寒宵城,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永嘉帝将楚宥叫到跟前,与楚宥讲了先帝遗诏的事。
后来,永嘉帝与楚宥父子,便在萧太后的丧礼上,当众演了一出父子不和,怒废太子的戏码。
最终,楚宥以废太子的身份,被发配到遥远的西北边城。
名曰思过,实则是替永嘉帝暗中调查先帝遗诏之事。
而事情一步一步发展到这儿,可以说有一半是祝嵘在背后推波助澜。
至于祝嵘为何要这样做,时间就要追溯到两个月前了。
失去一切音讯近五年的巫律苏,突然给祝嵘送来一封信。
巫律苏未在信中解释,他这些年都去了哪儿,又经历过什么,信上只写着昭昭如今身在寒宵城,他与昭昭期待在寒宵城与祝嵘相见。
失去与巫律苏的联系这么多年,竟能再收到巫律苏亲手所写的书信,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令祝嵘又惊又喜。
同时也不禁好奇,这些年巫律苏究竟去了哪里,又去做了什么,为何一直不与他联系。
可惜巫律苏只在信中邀他相见,其余的事一字未提。
巫律苏明知他身为宦官,根本不可能轻易离开皇宫,千里迢迢的去到那座西北边城,却还是向他发出这种邀约。
并未被惊喜冲昏头脑的祝嵘猜想,巫律苏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至于巫律苏的真正目的,他一时还有些拿不准。
就在祝嵘收到信后不久,永嘉帝前后得到数条关于遗诏的线索。
而这每一条线索,无一例外,全部都指向温王府。
除此之外,永嘉帝还得到一个有关萧家的情报。
说是萧家人密谋刺杀永嘉帝,待萧太后一死,萧家人就会伺机动手。
永嘉帝素来谨慎多疑,遇到拿不准的事,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当即决定,要派一批可信之人,前往寒宵城温王府调查遗诏之事。
同时还必须想办法,破坏萧家刺杀他的密谋。
永嘉帝疑心萧家有此密谋,最终的目的不是想重新换个听话的傀儡,而是想谋朝篡位,直接夺了他楚氏江山。
如此,不仅他有性命之虞,他的宥儿也有可能受害。
为保宥儿平安,他必须要将宥儿送离这是非之地。
永嘉帝一面需要可靠的人前往寒宵城,替他调查遗诏的事,一面又打算将楚宥送出京都城避灾,送得越远越好。
于是,永嘉帝便萌生了将楚宥送到寒宵城的念头。
这般安排,既能让楚宥远离京都城内的纷争与灾祸,顺便也能叫他最深信不疑的儿子,替他去调查遗诏之事。
除了对楚宥这个儿子深信不疑,永嘉帝对祝嵘同样是深信不疑。
有了这个念头以后,永嘉帝便将祝嵘找来商议,问他此计划是否可行。
如若可行,他要祝嵘随楚宥一同前往寒宵城,一路保护楚宥,并展开对温王府的调查。
祝嵘不由得想起巫律苏写给他的那封信。
巫律苏在信中邀他到寒宵城相见。
难道这一切只是巧合?
只怕没那么简单。
对于自己的这个打算,永嘉帝还有些犹豫,问祝嵘如此安排是否妥当。
祝嵘只道自己不敢妄言,又道只要是陛下的吩咐,他必定会竭尽所能的完成。
永嘉帝听了这话,没再与祝嵘多说什么,只道容他再想想。
从乾正殿回去以后,祝嵘想了整整一夜,越想越觉得此事与巫律苏有关。
第二日,祝嵘就去找到给他送信的悦心,问悦心可知巫律苏是否有什么新的打算。
悦心只道,她只负责送信,其余的事一概不知。
祝嵘在宫里沉浮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他看得出,悦心没与他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