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处吐蕃与益州、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门,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是地地道道的商贸要道,自从落入到了农奴起义军手中之后,便使得益州朱友贞,吐蕃德里赤南如哽在喉,双方的交易,不得不绕过昌都这一地区,对于双方来说,极其不便。
拿下昌都,使得双方之间的交往再不受到扼制,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如今吐蕃需要益州向他们输入大量的日常用品,从茶叶、锅碗瓢盆到针头线脑,吐蕃都需要,而益州,也需要从吐蕃得到兵器,战马,药材等物资。
而农奴起义军盘踞在昌都,生生地割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自然是不处不快。
相对于玉树的阿不都拉,德里赤南将他的主攻目标,选在了昌都。
昔日吐火罗之子曼格巴,成为了攻击昌都的主帅。而色诺布德,则率另一部攻击玉树。打昌都是真,而打玉树,则是一个幌子,德里赤南很希望青海的李存忠所部能在玉树遭到攻击的时候发兵来援,那个时候,他就能率主力将来援的唐军一举歼灭。
孙桐林的警告,使得德里赤南想起了多年以前的河东之战,那一次,是他们被李泽深深地诱进了河东地区,最终遭遇到了吐蕃建国以来的最大的一场惨败,也正是这一场惨败,导致了吐蕃的政局大变,德里赤南一跃而成为了与吐火罗分庭抗庭的另一个领袖,并最终在李泽的支持之下,生生地熬死了吐火罗,完成了吐蕃的再一次的统一。
当吐火罗在临死之前决然地向德里赤南交出了手中所有的力量,德里赤南也完成了吐蕃的再一次统一,而他与李泽,也从亲密的战友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现在李泽的目标是要完全拿下吐蕃,将吐蕃疆域变成大唐的一个行省,而德里赤南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之下,只能努力地想着保全吐蕃国祚的延续。
主动攻击李存忠,德里赤南心怀疑虑,正如孙桐林所说的那样,兴许李泽又在故伎重演,那么他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引诱李存忠所部深入吐蕃境内。
李存忠不来,德里赤得乐得先剪除了玉树与昌都两支唐军的臂膀,李存忠如果真的敢大军前来,那么,漫长的道路将成为他最大的敌人,广阔的区域给了德里赤南与其周施的战略空间,如果能彻底击败李存忠,那么至少在数年之内,唐人将再也无力对吐蕃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有一点很清楚的是,其它的唐军不可能像李存忠的这支部队一样,能很快适应青藏高原的气候,初来乍到,别说是打仗了,他们能站着正常的举起刀子来就不错了。
而李存忠所部数万人,可是为了攻打吐蕃,准备了数年时间。只要能够干掉他们,他们吐蕃将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的时间。
派出曼格巴,也是德里赤南对吐火罗一系人马的一种示好。
毕竟,打一伙农奴起义军的难度,要远远低于与唐军交锋,而将昌都这个地方交给曼格巴,也等于是将以后与益州,云南等地的商业往来的利益交给了曼格巴,这是德里赤南对吐火罗临死之前向他交出大权的一个回报。
只有坐到了这个位置之上,德里赤南才真正体会到了吐火罗当时的心情。也明白了为什么吐火罗在最后会将权力交给他。
因为吐火罗,实在是在他的阵营之中找不出比自己更强的了。
而一个分裂的吐蕃,必然会成为唐人的口中之食。
只有一个统一的吐蕃,才有可能对抗唐人的入侵。
所以德里赤南,顶住了自己一系无数贵族想要领兵进攻昌都的奢望,将这一块肥肉,交给了曼格巴。
现在,他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团结的吐蕃。
昌都,马康岗,马康寺。
无数的白幡成了主色调,一排排的喇嘛齐声诵经,幽远的禅唱之声随着寒风飘扬,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
灵堂正中,摆放着一具棺椁。不过棺椁之内,并没有死去的人的遗体,只有一副衣冠。
棺椁之间的供桌之上摆放的灵牌之上,一行血红的字,让所有前来祭奠的人,无不是心中肃然,身体颤栗,因为这个灵牌,赫然是用血写就的。
这是薛均的灵位。
在德里赤南下达进攻昌都的命令之后,薛均以及十数名仍然在拉萨的薛氏族人,全都被处以五马分尸之刑。
他们的血,被涂在了曼格巴的帅旗之上。
棺椁前方,左右两侧,跪着四名全身戴着大孝的人。
分别是薛均长子薛仁忠,次子薛仁勇,倒子薛仁义,薛仁孝。而在他们的后方,还分别跪着两排人,而这些人,也都姓薛。
当年薛均在河东与李泽的对抗之中失败之后,薛氏一族,为了争取活命立功,主动请樱来到了吐蕃,那个时候,吐蕃与李泽治下的北地正处于蜜月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