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膛炮就不一样了。
它的榴弹是受空气阻力较大且在空中无法保持稳定状态飞行的锥形弹。
穿甲弹则是受空气阻力小可以在空中保持稳定状态射程远得多的长杆箭形弹。
这是两种差别很大的炮弹,炮手无法将榴弹的经验、习惯和感觉移植到穿甲弹上。
甚至还可能打惯了榴弹,突然换成穿甲弹时就会把榴弹感觉代入到穿甲弹中。
这在坦克作战中是致命的。
坦克作战首发命中相当重要,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敌人坦克连开火的机会都有,其生存率会大得多。
反之,如果炮手因为榴弹与穿甲弹相差太大而没能把握好诸元丢掉了先机,很可能就只能坐以待毙。
这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王学新首先想到的就是炮手的训练……只要把炮手练到能在榴弹和穿甲弹之间切换自如,两种感觉能轻易更换,在实战中就不会有问题了。
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个好方法。
因为滑膛炮炮手无论训练时间和训练成本都有可能是线膛炮的两倍甚至更多……线膛炮理论上说只需要掌握一种炮弹一种弹道的射击,而滑膛炮却要掌握两种。
其中尤其是穿甲弹,这玩意可是钨合金的脱穿,虽然王学新此时还不知道它的造价但想来也不会低。
用实弹来训练一个炮手得花多少钱?
另一个方法……
王学新想,是不是可以通过提高设备先进程度来提高命中率?
这可能更靠谱。
因为设备的研发只是迟早的事,迟研发不如早研发。
另一方面,则是提高设备先进程度就可以把炮手、坦克兵往技术兵方向走,就可以相应的减少实弹训练于是就达到了降低训练经费缩短训练时间的目的。
比如此时的坦克炮手射击时大多依靠经验判断目标的距离……也不能完全说是依靠经验,有些炮手的观察窗或是潜望镜里有刻度可以测量目标坦克的宽度、高度。
如果仅仅只是测量出目标坦克的宽度、高度当然无法知道目标的距离。
但开战前军方会给炮手一整套的敌人坦克的数据。
比如T34长宽高多少多少,T26多少多少。
于是,炮手就可以通过刻度上数据与实际数据结合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再以这数据为基础瞄准。
实战中许多炮手其实没经过这么一套复杂的步骤,他们就是靠感觉,尤其是战损率极高的毛熊炮手。
如果……
八路军的坦克能测出目标的准确距离呢?
是不是就可以提高炮手射击的速度和精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