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liangjianzhijungongxitong-yuanzhengshibing&bookmark=1525"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添加书签"/></a>
坦克下线后的测试进行得很顺利。
这并不是说T44没什么故障。
事实上T44的故障很多,毕竟是首款运用一横置发动机又用了新型变速箱的坦克。
这是T44的两大改进,这两大改进也奠定了T54也就是我国的59式坦克的基础。
在T44之前发动机都是纵置的,纵置的好处是中间不需要传动装置转换,缺点是会使车体更长。
坦克这玩意别看车体长一点短一点无所谓,就是这么一点改变对坦克的整体影响是有“革命性”的。
因为坦克车体变短就意味着侧面面积变短了,于是侧装甲的被弹面积减小,更重要的还是在同样发动机功率下车体重量减轻了……侧装甲省下了一大块。
省下的这一大块装甲就可以匀到前部装甲上增加其正面防护,这使T44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120MM。
再加上使用新型变速器又进一步缩小了体积,于是T44虽然从重量和机动上看是中坦,但在防护上却与重坦相当,一点都不输于“虎式”。
此时王学新得到的T44是原型车,装甲还没加厚的那种。
多生产几辆不就行了,到时就算有几辆故障的,不还是有许多能开上战场碾压“虎式”么?
之后王学新需要的就是等坦克出来了。
然而,知道这些的王学新当然毫不犹豫的就把“省”下的装甲全都堆到前装甲上用于增强正面防护。
这个不需要图灵说,王学新知道将来的发展是什么情况,也知道该怎么把握住这个机会。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王学新解释道:“抱歉,图灵先生!你知道的,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急需晶体管,你可以先用电子管暂代推进实验进程,过段时间晶体管到位时换上去就可以了,希望你能理解!”
这期间图灵来找过王学新一次……这段时间晶体管大批量用于军事,导致图灵的新型计算机晶体管不够用。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产量已经差不多了,毕竟八路军穷,再加上鬼子的坦克又拉胯,像T44这种坦克开上战场是不是几乎没有战损的存在?
没有战损还需要大批量生产吗?
依旧当作过渡型号吧,等变速器和传动装置一一改进后,直接上59……到时再批量生产也不迟!
这也是近代华夏的作法:不够先进还有待改进的中间型号一律不批量生产,只是少量生产用于实验和测试,直到问题都解决得差不多了然后才来下饺子。
这差不多就是一种“高低搭配”形成互补了:“虎式”交给T44对付,其它的给“谢尔曼”留点,否则“谢尔曼”不是要退役了?
王学新却不认为这些是什么大问题,T44的可靠性差,能差到“虎式”的地步吗?
人家那“虎式”可是名副其实的重型坦克,维护、保养以及后勤堪称是地狱级别的,十几辆“虎式”上战场都非得趴窝几辆才算正常。
离开前图灵又补充了一句:“不得不说,你很有远见,团长同志!你抓住了时代前进的命脉,希望你以后能把握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