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孩子应该有两岁半了,因为,自我表达很清楚,行动,也完全有自主能力了。
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拿着我摊位上一块普通的绿玉石头,一直高兴的跟她母亲喊着:“妈妈,我要这个,我喜欢这个。”
确实,这小小的绿玉石头,整体能黄能黄的,而且溜光水滑的,拿在手里,特别舒服。别说是孩子,就是大人见了,也喜欢异常。
我给它的定价是20元一块。其实,这还真是一个良心价,比我当初一掷万金买下几百块相比,每一块,我只是增加了15%的利润。
孩子的母亲,很年轻,很朴素,是那种放到80后90后人群中,就马上消失的最最普通的人。我已经见过这对母女好多次,显然,她们是每天傍晚,出来遛弯消食的。
对孩子的请求,母亲先是哄着宝宝,“宝宝,家里有不少玩具了,妈妈下次出来,再给你多拿一点儿。”
我分明看到,孩子手上只有一把小纸扇,而且是那种做活动时活动方送的纸扇,一张印着广告的圆形应纸片,然后用一根塑料管穿着。虽然简易,但确实是一把可用的扇子。
好吧,这也算是玩具,反正,任何东西到了孩子手里,都是玩具。
孩子根本不听妈妈的,又继续要着,还好,孩子的小手,抓的牢牢的,我也不用担心,这块玉石托手而出,摔到地上,变成两半儿。
如果真这样,那可就尴尬了,人家不买,但损坏了,这该怎么赔!?所以,摆摊开始,我才明白,不买就不要拿起来的真正“含义”。因为,万一坏了,算谁的呢?
而且,身为一个摆摊卖东西的人,我实在没办法参与“劝”,那到底是劝她买,还是不卖呢?
我身边,还有大概二十余个摆摊卖东西的,在这处不大不小、步行一圈需要30多分钟的公园里,有卖蔬菜水果的,有卖针线鞋袜的,有卖文玩玉石的,也有理发摆摊的,等等不一而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很是热闹。
无一例外的是,所有摆摊卖东西的,都戴着扣罩,反而,逛来逛去的人,则基本上已经扣罩不见踪迹,尽情呼息空气了。
见效果不显著后,妈妈又改变了策略,“宝宝,我们去滑滑梯那儿,你看,那儿有很多小朋友啊。你们,可以一起玩儿。”
当然,还是毫无效果,一个小孩子的任行,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理解的。孩子,还是牢牢抓着那块儿玉石。
无奈的妈妈,面对自己小宝贝的要求,“妈妈,我要买这块石头。妈妈,我要这块石头。”实在有些风中凌乱了。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周星驰那部著名的电影《长江七号》中的场景,男主的儿子,想要买一辆电动狗的玩具,男主买不起,男主的儿子,倒地大哭辗转反侧的场景。
只是,这块玉石,价格只有20块,而面前的两岁有半的小宝贝,也没有哭,只是一直在将自己想买的诉求,告诉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