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张籍,在他的《横吹曲辞·陇头》一诗中,描写了凉州陷落时的情景: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重取凉州入汉家?
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河西走廊被吐蕃一刀斩断,西域与内地的音讯断绝,但西域唐军仍在坚持,虽与内地再无联络,却仍旧奉唐朝正朔。
在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
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
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之事。
西域唐军私铸的“大唐建中钱”
杨志烈被杀后,他的族弟杨休明,续任为河西节度使兼伊西庭节度使。
杨休明刚刚上任,吐蕃便大举进攻河西。
大历元年(766年),甘州沦陷,杨休明被迫退守沙州(敦煌)。
此时,杨休明所能管辖之地,仅余沙、瓜、肃、西、庭五州。
杨休明主政河西、北庭的三年间(765—767),河西、北庭之间的交通也渐渐被隔断,行政上只好各自分立,由曹令忠主北庭,周鼎主河西。
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前后,杨休明试图前往庭州征调兵马,不料被伊西厅留后周逸,勾结突厥杀害于长泉。
大历元年(766年),河西唐军的形势
失去最高长官的河西唐军仍未放弃,杨休明死后,时任巡抚河西观察使的周鼎,肩负起河西节度使的重任。
周鼎主政河西十年(767年—777年)间,河西军防形势更加严峻,肃州(酒泉)、瓜州(瓜州县)相继沦陷,沙州与北庭的联系彻底断绝,沙州成为唐朝在河西保有的最后一座州城。
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移帐南山(祁连山),令尚绮心儿攻打沙州,心神俱疲的周鼎决意放弃沙州,焚城而去。
可这一政策,遭到沙州大族和民众的激烈反对。
大历十二年秋,沙州马使阎朝杀死周鼎,自领州事,又坚守了8年。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沙州城中军粮耗尽。阎朝打开官仓,以一匹绸缎换一斗麦的价格,向大户募粮。
城中豪门踊跃交易,短短数日便筹得大批粮秣。
欣喜不已的阎朝登高而呼:“军民又有粮食,可以继续死守了!”
(《新唐书?吐蕃传》:自领州事城守者八年,出绫一端募麦一斗,应者甚众,朝喜曰:‘民且有食可以死守也’)
就这样,沙州城又坚持了两年(唐德宗贞元二年),援军依旧杳如黄鹤,而粮食再次耗尽。
眼见固守无望,阎朝以“苟毋徙它境,请以城降”为条件,开城投降。
至此,整个河西走廊尽数沦陷,河西唐军在不断西退,孤立无援的局面下,苦苦支撑了22年之久。
吐蕃在占领河西走廊后,废弃了唐朝的行政体制,代之以部落制。
同时,强力推行蕃化政策,让河西唐族改易穿著、学说蕃语、赭面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