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李治沉浸在对于丰收的喜悦和未来的憧憬中时,太极宫内突然传来一件让人震惊和费解的消息。
此消息一出犹如插上了翅膀,顿时传遍长安城。
这个消息给出了丁瑜洲心中疑问的答案,也让丁瑜洲重新认识到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件事着实震惊了朝野,因为涉及后宫事,本该归皇后管辖,所以朝臣们只是议论纷纷,并没有多少人敢对此直言不讳,御史们也像提前说好了一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弹劾涉事的某些人。
丁瑜洲知道这件事牵扯皇帝的后宫,若御史弹劾此事,那么弹劾的人便是皇后和皇帝,御史们虽然名义上可以弹劾皇帝,但是实际上可不敢弹劾皇帝,他们敢弹劾权臣,却不感得罪君王,除非君王做了实在过分的事情。
这件事说来,也在丁瑜洲的意料之中,虽然这件事史书并未浓墨重彩的书写,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所记载的。
这件事其实是武媚娘和她的姐姐武顺之间的事情,丁瑜洲虽然没有牵扯其中,却还是被迫间接参与了这件事情的处理。
这件事起源于后宫,也还是牵连前朝,只是前朝大臣们并没有太多人知晓这背后所包含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后来大家才都恍然大悟,但那时为时晚矣。
丁瑜洲很清楚地记得,武媚娘曾经让宫内太监向他传递来消息,特意询问朝野上下对于韩国夫人武顺的态度和看法。
当时丁瑜洲就深感奇怪,为何要问群臣对于后宫一妇人的看法,只是没有多想,公平而又无私地传递给她真实的舆论观点。
其实朝中大臣对于武顺等后宫嫔妃的观点仅仅出于尊敬和从容,并没有任何的偏见,甚至有些人还分不清韩国夫人是谁,甚至连韩国夫人的面都没有见过,可以说韩国夫人的存在,对于武媚娘这位大唐的皇后而言,那可是小巫见大巫。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对比。
自从那日丁瑜洲送走了宫内太监,他心中就已经联想到了历史书中所记载的事件,因为他知道龙朔二年对于武顺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是一个充满着坎坷的年份。
他与武顺的接触不多,对于武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大婚那日她前来拦路痛骂的场景。除此之外,对于武顺的印象并不深刻,他对于武顺最直接的印象更多来源于史书的记载,来源于史书的描述。
再到后来,武媚娘又冷不丁、毫无征兆地派出太监向丁瑜洲索要砒霜毒物,这着实让丁瑜洲心惊胆战,同时也让丁瑜洲嗅到了危险即将降临的信号。
碍于皇后有命令,他不得不去做,就像当年武媚娘向丁瑜洲索要那能够催生情欲的香料一样,虽然明知前方高能危险,他也不得不按照皇后吩咐去行动。
凭借着直觉的感应,丁瑜洲隐约猜到皇后要这砒霜的意图,但是一时之间却也不确定。
因为宫中不允许有毒药等物的存在,就连皇后也不能拥有这种毒药,所以武媚娘要想采取她的行动,就必须通过外界得到这违禁物品,而丁瑜洲是他信得过的人,是他能够托付终生的人,所以武媚娘首先想到是最合适人选就是丁瑜洲,除他之外,别人都完不成这份光荣使命。喜欢与女皇一起玩转大唐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与女皇一起玩转大唐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