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
在禁苑之东,〈《通鉴》《隋纪》注云:苑距上阳宫七里。〉
东接皇城之西南隅,南临雒水,〈《旧纪》:开元二十九年七月,雒水泛涨,毁天津桥及上阳官仗舍。〉西距【穀水】,东面即皇城【右掖门】之南,北连【禁苑】,上元中置。〈上元中,司农卿【韦机】造。大帝末年常居此宫听政。初大帝登雒水高岸,有临眺之美,诏机于其所营上阳宫,宫成移御之。尚书左仆射【刘仁轨】谓侍御史【狄仁杰】曰:古天子陂池台榭,皆深官复禁,不欲百姓见之,恐伤其心。而今列岸謻廊,亘王城外,岂爱君哉。〉
东面二门,南曰【提〈《禁扁》作“禔”〉象门】,〈即官之正衙门,司农卿韦机测造。《大典》引《洛阳志》作司农少卿【樊则】造。宫南门通苑内。《封常清传》:禄山渡河,贼大军继至,常清退入上东门,战不利,贼鼓噪于四城门入,杀掠人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又败。乃从提象门入,倒树以碍之。〉北曰【星躔门】。〈门外有政事院。〉
南面二门,东曰【仙雒门】,〈《通鉴》:开元二十年,宴百官于上阳工东洲。胡注云:上阳宫南临雒水,引雒水为中洲于宫之东。〉西曰【通仙门】。〈并在苑内。按《旧书玄宗纪》:开元十三年五月,妖贼刘定高夜犯通雒门。疑通仙原作通雒,涉上仙雒误耳。〉
北面一门【芬芳门】,西面二门。〈《六典》为言西面有门。《河南志》旧图有二门而无名。《永乐大典》引《洛阳志》:乾元元年,郭子仪于上阳西【金华门】外仗下获信宝。按金华当是上阳西门。〉
宫之正殿曰【观风】,〈殿东向。武后还朝政后居此殿。其内有【丽春台】、【耀掌亭】、【九州亭】。《河南志》作九洲亭,云亭院内竹木森翠〉前曰【观风门】,〈东直提象门〉。夹门者,南曰【浴日楼】,〈东临雒水。〉北曰【七宝阁】。
观风殿之北曰【化城院】,〈开元十年,御雒城门试文章及第人,命苏晋、陈希烈于化城院考。〉次曰【仙居殿】。〈武后崩于此。〉化城院之西南曰【甘露殿】,殿东【双曜亭】,〈“双”。《禁扁》作“集”。〉亭西【瞵趾殿】,殿之前东曰【神和亭】,西曰【洞玄堂】。
观风殿之西曰【本枝院】,又西【丽春殿】,《河南志》以丽春殿与丽春台合为一,疑误,今从《六典》。}}殿东【含莲亭】,西【芙蓉亭】,又西【宜男亭】,又西则上阳宫【芬芳门】,内曰【芬芳殿】。〈又有露菊亭,宜春、妃嫔、仙奸、冰井等院。《六典》“妤”作“杼”。通仙门内曰甘汤院。〉
【西上阳宫】在上阳宫之西南,两官夹水驾【虹桥】,以通往来。
【玉京门】、【金阙门】、【泰初门】、〈《六典》:通仙门次北,东上曰玉京门,门内北曰金阙门,南曰泰初门。〉
【含露门】、〈《六典》:上阳宫西曰含露门。《禁扁》作“含桃”。〉
【仙桃门】、【寿昌门】、〈《六典》:玉京西北出曰仙桃门,又西曰寿昌门。〉
【玄武门】、〈《六典》:玉京北出曰玄武门。〉
【客省院】、【荫殿】、【翰林院】、〈《六典》:皆在玉京之西。〉
【飞龙厩】、〈《六典》:在玄武门内之东。〉
【上清观】,〈《河南志》:观在宫西北,内女道士所处。〉不知其处。〈《河南志上阳宫图》核以《六典》所载,玉京以西门名皆不合。《禁扁》以玉京以西诸门皆属西上阳宫,未知所据,今阙疑俟考。〉
【神都苑】
唐之【东都苑】,隋之【会通苑】也。又曰【上林苑】,武德初改【芳华苑】,武后曰【神都苑】。东抵宫城,〈按在宫城之西,故亦曰西苑。李希烈围郑州,东都留守郑叔则入保西苑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