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村的村民们由于看到了徐赫的亲笔信,再加上也看到过徐赫之前带领小组为举办这次展览而做出的努力,因此,到了展览这天,来看展的村民还真不少。
村民们因此感受到了不一样,认识到徐赫来改造大湾村是从服务性思维出发,真的在为百姓做实事,而不是从开发性思维出发,怎么想着为自己谋利。
在得到村民的支持后,徐赫与大湾村签订了合作协议,面向村庄本身,进行社区营造,在地创生项目逐一铺展开来。
徐赫将大湾村的发展模式定为:生态农业、自然教育、民宿度假为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联合村民以及村里的经济合作社,与当地开始乡村社区营造的创新实践。
当大湾村民宿改造完成,徐赫又将村口废弃的水电站再次改造,即:一层设计成图书馆,二层设计成生态社区中心,三层设计成美术馆。
作为大湾村的生态社区中心,推动更多在地文化项目的开展,并组织多场乡村工作坊、论坛会等活动。
不仅如此,徐赫还成立了“碧水蓝天”自然教育品牌,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大湾村感受在地的自然风情,以及研学产品的开发,比如:周末亲子游学,七日游学等不同产品线,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来到大湾村。
通过改造大湾村,徐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回看过去的探索,徐赫回答了一位记者对于地产行业的疑问:
在乡村做社区营造是非常值得的。
乡村建造并不等于盖几栋民宿,或者忽视乡村文化去置入艺术。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大湾村,踊跃报名参加课程,带动大湾村经济的同时,自己也加深了土地美学复兴的意识,并积极投入到行动中,为需要保护生态平衡的地方出一份力。
这便是徐赫当初坚持改造大湾村最想达到的效果。
如今看来,“得道多助”这条路,他走对了。
孙斌没想到,徐赫改造大湾村这一仗,干得如此漂亮。
毫无疑问,徐赫狠狠打了那帮当时瞧不起他的人的脸,让他们无地自容。
孙斌更是有一种被徐赫一下子就踩在了脚底下的挫败感。
说好的要跟徐赫竞争,要让徐赫做他的手下败将,结果,他还没开始跟徐赫竞争,就被徐赫的实力碾压。
孙斌的心情特别不爽,也夹杂着不甘心。
他不愿承认自己比徐赫差,因而,他也就更恨徐赫。
江源这边也没好过到哪里去。
他曾经试图改造大湾村,但没有找准点,半途而废,赔了夫人又折兵。
偏偏徐赫接手大湾村以后,大湾村变废为宝,成了十佳模范村之一,还为徐赫带来源源不断的名和利。
徐赫这一波操作对江源来讲,说是降维性打击一点不为过。
但他并没有被徐赫吓倒。
一山不容二虎,干掉徐赫是他不变的目标。
他已经在行动了......
上头为了表示对徐赫的重视,还特意提前跟徐赫沟通,要组织人员热烈欢迎徐赫回北城,徐赫婉拒了上头的好意,坚持低调行事。
他和大湾村不过是互相成就,没有大湾村所有人的配合,他改造大湾村就不能顺利实施。
大张旗鼓地欢迎他,不就是在表明,改造大湾村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么?
这让大湾村的人怎么想?
所以,没有必要那么隆重,跟往常一样该如何就如何,挺好。
古茉莉得知徐赫要从大湾村回来了,她特意跟同时调了班,专门去机场迎接徐赫。
徐赫看到古茉莉大老远就朝着他招手那一刻,他的心中一阵欣喜。
有喜欢的人来接他回家,胜过那些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在这一刻,他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有种神清气爽的明朗。
“徐赫!”
古茉莉迈着欢快的脚步走向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