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章不断改良
马蹄铁的出现,自然获得了无数幽州边军的欢迎。
尤其是那以战马为主体的轻骑。
更是如此。
他们也都是第一批有资格获得马蹄铁的人。
而这会儿的罗艺,前来则是为了精盐一事。
起初。
长孙冲大致给了罗艺方法,可是虽然工艺改良不少,仍旧没有达到长孙冲所说的效果。
长孙冲问道:
“军中用的,是盐地还是海水?”
罗艺想了想,“都有的!”
当下大唐造盐的办法,也多是这两种办法。
盐地!
海水!
不过各有优劣。
盐地的话,比较容易提纯,可难在量少且麻烦!
海水而言,而难在难以提纯,量大。
当初长孙冲告诉罗艺的办法就是提纯。
在幽州城的一处宅院。
是罗艺专职安排的实验场地。
这会儿。
一州制盐师几乎全部挤到了这里。
看见长孙冲到来,一个个的都算是敬畏无比。
院内。
一座座木架子摆放。
都是按照长孙冲所说那般造出来的。
其中有磨盘一般的研磨房。
负责将盐地的盐土首次打磨,为的是充分接触水分,可提炼更多的食盐。
然后则是过滤。
过滤之后的残渣是不需要的。
剩下的含有大量盐分的分,则拿去蒸煮。
一系列的步骤看似简单。
可是做起来却着实不易。
尤其是提纯。
其中水分和火候的把控不好,就会得出不高质量的食盐!
看着面前这堆用以提纯盐地的装备。
长孙冲一一走过查看,罗艺则跟在身后。
他不懂这玩意儿。
别说是他了,就是整个幽州也没几个懂的。
不多时。
长孙冲便发现了问题。
首先就是溶解盐地的研磨房。
长孙冲指着房屋大小的机器道:
“水和盐土的比例,不能超过三比一!”
“否则的话,很容易被稀释,后续提纯也很麻烦。”
一旁的制盐师们连忙点头,用心记住长孙冲所说数据。
然后又走到一处。
是过滤用的筛子。
“筛子不够密集,需要更换更加细小的筛子!”
“我们所需要的盐水都溶解进去了,所以杂质越少越好!”
一帮制盐师跟在身后连连点头。
又到了提纯时候。
古人的提纯方法比较简单,加入草木灰,形成卤水。
然后直接蒸馏得到。
可是长孙冲却告知他们不用如此。
直接多次过滤便是。
因为即便是大唐最优秀的制盐师,提取出来的食盐也不过在百分之六七十罢了。
而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
一般民间所使用的粗盐,有的甚至在三四十的浓度。
不可谓不低!
长孙冲则直接把握浓度,要求浓度!
他要的精盐,而不是粗盐!
要知道。
整个大唐的精盐,几乎都涌入了世家望族和皇宫。
寻常人哪里吃的到精盐?
然后便是火候。
形成的卤水中,可是有非常多的杂质!
只要把我好火候,将升华点控制在精盐之下,那些杂质都可尽数除去!
不过彼时的大唐,可没那么多讲究,更不知道其中的升华点在何处。
长孙冲虽然知道,可是终究还是需要建筑炉子去试探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