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窟窿就可以让任何一个清妖顿时了账!
不愿做奴隶的人,宁愿站着死,也决不跪着生。
《革命之火》呼吁天下人都不要做清妖的奴隶、做当权者的奴隶。
上天对所有世人都说公平的,赐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均等的。
之所以有些人锦衣玉食,有些人饿冻而死,是因为这些饿冻而死之人的福报被那些锦衣玉食者无情地给剥夺了。
上天其实一直在鼓励饿冻而死的人觉醒起来、鼓起勇气,拿起武器,挥动拳头去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被锦衣玉食者剥夺的一切。
只有不停的抗争和革命,世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平。
当前来说,任何向清妖的献媚和邀宠都是徒劳的,任何向清妖的屈服都是死路一条,只有不顾性命地对抗清妖,才能有一条通天的活路。
俨然,在《革命之火》上,革命军已经把自己当做了救世主,把自己当作了这个天下的主导者,他们甚至不承认当前的永历朝廷,蔑称之为“永历割据政权”。
革命军通过《革命之火》大肆宣扬和标榜自己,短时间内已经主导了天下的舆论。
作为樊一蘅等人来说,他们也想刊印一些如同《革命之火》般的传单来驳斥革命军。
可是,刊印是个系统的工程,不但需要大量的工人,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工人和资金都从哪里出?
更让樊一蘅他们犯难的是,《革命之火》上面大约用到了七种字体,相当于一份《革命之火》需要经过七次印刷,七次编排。
《革命之火》每三天就可以刊印一份,那该需要多少的活体铅字?
多少的工人?
多少的油墨?
多少的纸张?
多少的传递员?
可以说,在如今的大明,想要完成任何一项关于刊印的工作都非常困难,而人家革命军却可以轻松完成一系列的刊印工作。
单从这一点上看,革命军胜过大明已经不止是三倍五倍了。
从另一方面看,很多人都传说革命军之所以能够战必胜、攻必克,靠的不是他们的武艺多么精纯,而是他们的枪炮多么的精良。
两年前,好像革命军还大量地从四川这里购买精铁和铅铜,如今革命军不但不购买四川的精铁和铅铜了,而且还把大量的精铁和铅铜出售到四川。
由此可见,革命军《革命之火》上宣称的革命区发现了七八处矿山,创建了五六座冶炼厂不是唬人的。
眼下就别提了,大明连一个冶炼厂都没有,即便是在崇祯年间,大明的冶炼厂也不超过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