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之公義传 > 第169章 171.新的武器

第169章 171.新的武器(2 / 2)

张任带着众人道练兵场,等待着,一会儿阎行带着所有轻骑进来,“报告少主,一百二十个轻骑带到!”

“一百二十,好数字,各自六十骑,比试一下!”

“彦明,你帮我打旗语,现在这旗语我还没熟悉!”

“好!”

两边六十骑排列起来,

赵先打旗语是锋矢阵,赵先队率先进入锋矢阵型,

“锋矢阵?”赵云马上对阎行说,“小锋矢阵。”

赵先很是奇怪,没听说过这阵型啊!然后看到赵云这边,六十骑变为二十个小锋矢,每个小锋矢是三骑,二十个锋矢组成一个大锋矢。

一个冲突下来,赵先队变成十二三十二个人,但赵云队自动组成十一十五个锋矢,三十三四十五人,胜负已分。

“子龙,你这小锋矢阵哪里学来的?”赵先很是奇怪,自己已经看出来,实际上这双方战力相同,但是这三人一组的小锋矢阵不一样,小范围配合更加默契,让战力提升了不少。

“我看武安日的士兵演练有所感触,后来想到公义指点武安国配合武安更,让我想到每人都有弱点,如果多个人组合取长补短,这才能无坚不摧,我们主要测试了三人组或者五人组,后来发现三人组最适合我们轻骑,最后结果看到了吗?很厉害是吧?这才刚练了几次而已,效果还行。”

“不错有这阵法,我们骑兵会更强了!”张任点了点头,这赵云也慢慢成熟了起来。

然后连续几天赵先、赵云和阎行在讨论轻骑兵战法,也会跟武安日和武安更兄弟一起探讨,慢慢的骑兵以小三棱锥为基本阵型,而步兵却是五人一组为基本阵型,慢慢演练,并且各种兵种配合。

张任则躲进墨白、马钧的工院,这个工院很宽敞,公输武老先生经常来,他们讨论出连弩的做法,张任则在工院回忆丢失的数理化,毕竟工作后,都交还给老师了。

元宵节前,在公输武和工院齐心协力下造出第一把连弩,可以十连射,而且可以换箭匣,张任看到箭镞的时候吓了一跳,这箭头不是常见的双翼箭镞,而是三棱镞。

“公输老先生,这是三棱镞吧?”张任问道。

“少主,你居然知道三棱镞?”公输武很奇怪。

张任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当年在陕西博物馆,秦军用的是三棱镞,据说这能增加射程,跟后世子弹旋转前进的原理相似。

“这箭由羽、稿(箭杆)、箭头组成。为了使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三棱镞嵌入箭杆有一段相当长的铤,这是当年秦军的标准,目前我们这按少主要求做的连弩,要求单手双手都能操作,由于墨后的设计,射程增大,现在可以做到两百二十步左右。”公输武介绍道。

“十支箭最快要多久能射完?”张任问道,张任马上意识到这时候还没有秒的概念,不过,古代人按呼吸来表达时间,有个很接近的时间标准,“息”,差不多一息就是两秒左右。

“我们这弩用的是双层设计,至于多久时间射完,我示范一下!”公输武,右手食指板下了扳机,一支箭咻的一声射了出去,公输武连续扳下扳机,十支箭接连射出。喜欢东汉末年之公義传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东汉末年之公義传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