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之公義传 > 第187章 189.名士行径

第187章 189.名士行径(2 / 2)

“益恩,我想你该从伯喈兄那边出师了!”

“父亲!”郑益恩有点着急,他是愿意时时刻刻陪伴文姬左右。

“孔文举想为你举孝廉,你知道吗?”

“知道,当日孔文举当着我的面问我的。”

“那你怎么回答?”

“我,我没有当场答复!”郑益恩实际上就是不想离开文姬左右,但举孝廉是一件很荣耀的事,这代表着自己真正进入仕途,自己今年才十六岁,父亲刚给自己加冠,以弱冠之年就举孝廉,算得上对得起郑家的列祖列宗了,所以很是纠结。

“公义,你怎么看这件事?”郑玄问了问身旁的张任。

张任愣了愣,这事情怎么会问道自己?

“老师,这应该是益恩师兄自己决定的事!”

“但说无妨!”郑玄很清楚自己这个弟子,虽然年幼,但是看事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

“是,以益恩师兄的身份,老师唯一儿子,伯喈大儒的弟子,在任何州刺史、郡太守都巴不得为其举孝廉,孔文举此举无非是拉拢老师的手段罢了,孔文举此举看得出此人也非光明正大之人。”张任想起孔融,东汉名士,建安七子,虽然有名的是孔融让梨,还有孔融十三岁,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痛到倒地不起;后来被曹操斩杀,后世之人大多骂曹操残害名士,却没几个人知道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以张任心性,这孔融就该杀,孔融当时原话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这是一段对父母无恩的言论,不知为何后世儒家都有意忽视了这一段,将孔融塑造为刚正不阿的形象,而曹操就成为其反面角色。对于这段历史张任记忆犹新,儒家华夏一族一向以百善孝为先,对于孔融这种只夸其幼时的孝,而忽略长大后真实的心性,没有一点孝心,却被儒家称道,传颂千年,真是评判标准为何物都不知道,难道就仅仅因为他是孔子后人的原因?

郑玄也明白,自己是青州人,这一代孔家在儒林的影响远不如自己和蔡邕蔡侯,益恩是拜入蔡邕门下为徒,孔家自然开不了这口,让益恩拜入孔家门下,如果孔文举为自己儿子举孝廉,那么相当于入于孔家门下,这样通过益恩一举三得,在儒林之中成为一家子,这孔文举倒是好算计。

“益恩,你虽然年长,但看事物远不如公义,这样吧,你暂时跟随公义左右吧!由他打磨一下你的心性吧!”郑玄也很无奈,一般儿子不受老子管教,所以才会有易子而教,现在儿子不能再在蔡伯喈那边呆着了,蔡文姬的心也不在自己儿子身上,好友蔡伯喈也不看好,如果未来天子失势,鸿都门学遭遇灭顶之灾,他只有跟在张任身边才有可能逃过这一劫,只是自己无法明说。

“父亲……”郑益恩也傻掉了,自己比张任大好几岁呢!怎么能相当于张任的随从或者像书童一样?跟在一个小屁孩屁股后面?这是耻辱!

张任也怔住了,虽然有郑玄老早打好招呼,但也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啊!

“父亲,我做不到,我可以回来,哪怕跟子龙一样旁听!”郑益恩也听明白了张任的意思,知道这孔融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才愿意帮助自己举孝廉的,他哪会再提及此事。喜欢东汉末年之公義传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东汉末年之公義传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