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艾回忆片刻,年幼时,她常听族内老人们说起蜀国故事,那可是古羌人魂牵梦绕的好地方——
“想上古之年,蜀地还是一片川泽,有‘西海’之称。故而长久以来,蜀地水患频仍,毫无人烟。再后来,洪患退去,沧海桑田,而蜀地很快从北面和西面迎来了第一波居民,便是蜀山氏。
“蜀山氏来源有二,其一曰冉人,其二便是古羌人。冉人便是巴地最初的居民,只因巫族日渐强大,被鸠占鹊巢,无奈何只能步步西迁,反倒因祸得福,在天府之国开枝散叶。而古羌人本是神农氏炎帝一支,与姜姓同本同源。
“蜀山氏安居乐业于蜀中,直到有女嫁于黄帝次子昌意,并生下高阳氏帝颛顼,这才为世人所知,原来西南群山之内,竟还有如此天地。”
若若拍手叫好,瞬间睡意全无:“艾姐姐,看来你对古蜀历史还颇有见闻!”
姜艾道:“略知一二而已,姑妄言之,不敢在你面前献丑。”
若若微微点头:“如果艾姐姐想听,我便给你讲讲古蜀‘三王二帝’之故事,如何?”
“甚好,甚好,”姜艾闻言,也来了兴致,“三王是谁?二帝又是谁?和华夏族的三皇五帝故事类似么?”
若若笑道:“艾姐姐莫急,容我慢慢道来——三王者,乃是传说中的三代蜀王,一曰蚕丛、二曰柏灌、三曰鱼凫。蜀人认其为祖,世代享受蜀人祭祀。”
姜艾道:“此三王名字,倒是有耳闻。”
若若继续道:“蚕丛是蜀国首位称王者,是位养蚕专家,故曰‘蚕丛’。传说中他的眼睛与螃蟹般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蜀’者,大眼之虫也,据说形象与蚕丛王类似,蜀地故而得名。
“最早,蚕丛带领蜀人生活于岷山石室之中。后来为了养蚕事业,便带领部族迁于华阳之地,建城定都。华阳位于华水(锦江)之北,故以得名。蚕丛氏‘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铸就古蜀辉煌。
“蚕丛王兴盛之时,华夏族恰逢夏桀暴虐之时。夏桀觊觎蜀中财富,派大将军扁攻打蚕丛与其盟友有缗氏。蚕丛知道夏桀好色误国,便让有缗氏献上美人计,夏桀果然受美女蛊惑而罢兵,最终身世国灭,蜀地逃过一劫。”
听罢蚕丛王故事,姜艾心中感慨。这段时间,她听惯了天下各地源流故事,不论华夏诸王,还是楚、徐等诸侯国,甚至是巫族、巴人、蜀地这些偏安政权,其发迹之时必有贤王,也必有慷慨悲歌故事。
或许,怀古观今,便是历史的魅力之所在吧?
她忽然理解了方兴,他每到一处,必问其风土民情、历史渊源,饮一瓢可知沧海,观一粟可知桑田,古人诚不我欺。
想到这,姜艾又问道:“后来呢?蚕丛王之后,蜀地又当如何?”
若若接着道:“蚕丛王死后,商朝灭夏后崛起,将魔爪伸入蜀地。蚕丛氏后辈领袖不屈不服,奋起反抗,结果弱不胜强,悉皆战死岷山,族人四处逃散,蜀中空虚,殷商大军虽善战骁勇,但却水土不服,难敌巴蜀瘴气,不久退却。
“无独有偶,商王室不知听信何人谗言,说用羌人俘虏活祭可通天帝,于是历代商王皆将矛头指向羌方,羌人四散而逃。此时,一位青年首领带领一支羌人部落入蜀,以图躲避战事。他见蜀地铜玉遍地,陶土富饶,故而安居于此,便是柏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