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宁与儿子暂时在齐书瑶的公寓住了下来,他们迎接着新的生活。
过了几日,齐书瑶经霍德华同意后才带着薛宁去拜访了他们夫妇。
对于她们的到访,霍华德太太很是热情,拉着齐书瑶与薛宁到了客厅,让佣人拿出一套自己最心爱的茶具开始泡茶“我知道你们中国人喜欢喝茶,这是我新得到红茶,尝尝如何?”
霍华德太太身体早已恢复,如果不是每天睡觉换衣服时看到自己肚子上的那道伤疤,她都会下意思的去忘记那种接近死亡的感觉,正是因为接近过死亡,因此她更加感谢当时拯救自己的齐书瑶。
齐书瑶与薛宁端起茶杯浅饮一下,对于茶齐书瑶是没什么研究的,在她的记忆中,家中最常喝的茶是最便宜的砖茶,九叔到是常常送些名贵的茶叶,但家中除了父亲与二姐,她与大姐是不经常喝的,她常喝的便是自己在春天与秋天去郊外采摘晒干的花茶。
薛宁家中本就富贵,对于品茶自小就有师傅教导,她虽与霍华德太太处于不同的国度,但茶本就是从中国传入西方的,论起品茶,中国人真是这些西方人的师傅,因她英语说的不好,三人中,齐书瑶成了两人的翻译官,一来二去三人到是聊得很投机。
霍华德从书房中出来,站在二楼看着楼下相谈甚欢的三个女人,便抽着烟斗从楼上走了下来。
齐书瑶与薛宁看到霍华德下来,忙站了起来,霍华德笑着绅士的弯腰在两人手背上吻了吻,齐书瑶虽在英国这些许年,但对于西式的某些礼节还是很不习惯,到是薛宁接受的很是自然。
作为一个经济学者,霍华德擅长用直接的方法获得最大的利益,只细看一眼,他就看出薛宁眼中蕴含的不甘和野心,笑着道“薛小姐,瑶已经将你的情况告诉了我,我想知道你在中国有学历吗?”
薛宁想到自己十六岁嫁给吴存志,生活重心只围绕他转,学历?也只上完初中罢了“初中。”
霍德华听过,沉默了片刻道“你学好英语之后打算做什么呢?”
薛宁听霍德华这样问,愣了愣,然后摇了摇头。她目前只想先学好英语,能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可以和别人交流,这是她想走的第一步,至于以后的打算,真的是还没考虑好。
霍德华道“其实学习语言最好的地方不在学校,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身边恰好缺少一位整理材料的秘书,如果你愿意下周一可以来上班。”
薛宁与齐书瑶互看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喜,齐书瑶告诉过薛宁霍德华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如果在他身边工作,耳濡目染学到的东西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指点。
薛宁忙想同意,只想到自己糟糕的英语又有些怯步“霍德华先生,您给与我工作我是非常愿意的,但是我的英语非常的差,怕到时耽误了您的事情。”
霍德华听齐书瑶翻译后,思考了片刻后转身上楼拿了一本书下来,递给薛宁,齐书瑶看到是一本英语词典。
霍德华道“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这本词典你可以记住多少?”
薛宁听齐书瑶翻译过后,看着手中厚厚的词典,思索了片刻道“一半!”
霍德华听过笑着道“非常好,一个月后你能记住一半,尽可以做我的助理。听瑶说你还有一个孩子,至于他的学习问题,我觉得还是需要让他有个适应的过程,我知道伦敦有几个华人小学,你可以先让他去上华人小学过度一下。”
回到住的地方,薛宁是兴奋的,她将得到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走出了来伦敦的第一步,虽然有齐书瑶的帮助,可是她是不是也能算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了呢?不是封建残余了呢?
傍晚,吉恩与玛姬送亭儿回来,虽亭儿不会说英文,但对于玩乐的东西是不需要语言,而吉恩与玛姬则都是没有孩子的人,看到亭儿自是非常喜爱,亭儿这一天都玩疯了。
薛宁给他洗漱完毕,他躺在床上便睡着了。
送走吉恩与玛姬,齐书瑶与薛宁坐在灯下闲聊。
齐书瑶看着心情非常愉悦的薛宁道“我拜了一个中医师父,他的药馆附近就有一座华人小学,说是小学,不如说是一家私塾,有些小,他们办学的初衷是为了不让孩子忘了自己的母语,亭儿去了那里上学很是可以的,不但可以学习英语,还可以有玩伴,下学之后可以先去师父的店里,等你下班之后再去接他,你看如何?”
薛宁开心的点头道“很不错的安排,我最头疼的就是亭儿的事,如今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只是要打扰你师父了。”
齐书瑶笑道“那里有什么麻烦,师父是个很热心肠的人,他现在每日催着师兄结婚,想要抱孙子,亭儿这么可爱,去了想必会减少师兄不小的压力。”
薛宁用半个月的时间背了阴雨词典的三分之二,远远的超过了她的预期,这期间她的英语水平提过了许多,她正是的被霍德华录取了,每日除了在事务所中帮霍德华整理材料,霍华德出去与别人会面时也会特意的带上她,霍德华教会了薛宁许多,因此,薛宁快速的成长着。
齐书瑶要毕业了,部分同学已在打包行李,都要各奔东西了,离别总是伤感的,因此学校礼堂中每天都有毕业生举办的舞会,能热闹到好晚才会结束。
齐书瑶也受邀去参加过几场这样的舞会,只她实在不太喜欢这太过喧闹的场合,参加过几场舞会后便不再去了,仍然花费大多数时间待在图书馆里,有时也会跟着老师去医院坐诊,多学些实际的操作经验。